纪录电影《澳门记忆》太原观影
再现清代澳门档案中难忘的历史
纪录电影《澳门记忆》太原观影
再现清代澳门档案中难忘的历史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霈霈)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之际,辞旧迎新之时,2020年12月30日,纪录电影《澳门记忆》观影活动在太原举行。映后,影片主创围绕澳门文史档案及影像传播进行了座谈。
妈祖阁、大三巴、大炮台等澳门胜景的别样风采,菜场、茶庄、街巷等市井生活的浓郁风貌,葡萄牙、荷兰、法国等不同面貌的异域风情……纪录电影《澳门记忆》的一个个精彩场景,把观众带入澳门的往昔与今朝,再现了珍贵的清代澳门地方档案。从1693年到1886年的这批档案已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现存于葡萄牙国家档案馆。影片首次以电影影像再现了档案真迹及其修复过程。葡萄牙书籍、档案馆及图书馆总局长、国家档案馆馆长拉萨尔达先生,澳门档案馆馆长刘芳女士、中山大学中外关系史章文钦教授,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档案故事。
本片导演郝蕴接受采访时表示,《澳门记忆》是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是国家电影精品及事业发展专资资助项目。该片由中央文史研究院、中国国史学会指导,北京道可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当代中国电视艺术制作中心联合摄制。据了解,该片已于12月26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太原、石家庄、西安、济南、杭州、南京、福州、昆明、广州、海口等城市放映。
映后,山西省人大常委、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杨志刚,山西大学影视文学系主任、教授张明芳,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赵永强,《史志学刊》副主编沈乔,太原市文联副主席王宏伟等专家同观众分享了观后感。他们认为:这部纪录片守正创新角度独特,采用断面呈现、比对叙事的手法,既体现了真实时间、真实空间、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的纪录片品格,又生动鲜活,用光影解读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用影像呈现了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发生的重大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观看这部影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导演郝蕴,是历史学学士、传播学专业文学硕士、高级编辑,曾在山西长城广播从事8年记者兼主持人工作。现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在山西长城广播电台担任主持人、记者期间获得“中国新闻奖”,曾任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话说《新闻简报》”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执导过纪录电视片《紫禁城》《我在南极》《向阳红09》《绝秘航程》,执导并监制的电视纪录片有《当代中国》《北岳恒山》等,执导的电影纪录片有《决战太原》《寻访马克思》《澳门记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其中《决战太原》于2009年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