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影院陆续复映,客流恢复还需时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大银幕,咱们又见面啦!”时隔半年,被疫情尘封的电影院终于恢复营业。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低风险地区在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起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半个多月过去了,电影市场恢复到以往的热度了吗?记者近日走访省内多个地市的电影院发现,大部分电影院已经陆续恢复营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但客流量较小,复工之路略显艰难。

继续把防控放首位

  “等了好久!终于能进电影院看电影了!”
  “不管放什么片都要去看看。”
  7月23日,太原市柳巷商业街的山西剧院恢复营业。随后,多家影院陆续开始对外正式营业。记者采访了省城柳巷山西剧院、并州路等艺术影院以及吕梁市永宁国际影院、橙天嘉禾影城、横店电影城等多家电影院,发现部分影院已有序恢复营业。
  影院恢复营业,但保证观影的安全性,是影院复工的重点工作。“我们包场请一些朋友来看电影,正好凑这个时间大家聚聚、说说话,以前就爱看电影,这次憋了半年,终于又能和大银幕见面了。”8月1日,在省城并州路中正天街的等艺术影院,卉卉表示刚上映的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她的一个朋友,上映之后就想用行动来表示对他的支持。看见影院各方面防控做得都比较好,所以更加放心地来看电影了。“记者也看到,观影之前工作人员会一一测量体温,让观众留个人信息,观影时座位也是用隔离带间隔开。
  吕梁市永宁国际影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控疫情,目前影院提倡网上购票,比较便宜且更为安全。影院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超过30%,观影过程原则上需要全程佩戴口罩。观众通过自助取票机取票后,需要测量体温、登记相关信息。影院在检票口放置了口罩、酒精喷雾等防疫物资。“目前我们所有厅都开放了,座位相隔售票,空调循环通风,每场结束后都会消毒,每隔三天彻底消毒一次。”工作人员表示,“观众观看3D电影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免费的3D眼镜,但需要登记相关信息。”

复映背后困难不少

  “目前上映的电影不是很多,还有一些是旧片。从贺岁档等到了暑期档,无论如何,也得先到影院感受下这个氛围吧。”7月31日,小芸刚在省城柳巷山西剧院观看了李现主演的电影,8月1日就到家附近的电影院看另一部。她告诉记者,自己参加了好多观影群,大家已经开始组织观影活动,也都很期待市场影片供应充足的一天。
  和省城影院相比,其他市县的影院恢复放映可能会更加缓慢一些。在工作日的晚上前往吕梁市横店电影城,记者观察到,一小时内仅有两人前来买票观影。浏览美团、支付宝和微信等线上购票渠道,发现大部分场次尚未售出一张票。“一是可能因为我们前两天才开门,好多人都不知道已经营业了。二是新片还没有上,大家都不愿意看旧片。”横店电影城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道。记者观察到,目前影院的排片均为复映电影,包括《星际穿越》《哪吒之魔童降世》《误杀》《风声》《战狼2》等影片。
  永宁国际影院的负责人说道,“现在需要把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实到位,很多周边产品无法销售,实际上对影院的营收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目前,影院内销售爆米花、饮料等周边食品的窗口暂未开放,观影过程中也禁止饮食。而对于观众期待已久《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受疫情和排片的影响,预计得等到年末或者春节档才会上映。

恢复热度还需时日

  “我们给出了很大的优惠力度,推出会员储值卡,可以享受3.5-4折的折扣,网上购票比往年便宜很多。”吕梁市永宁国际影城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吸引客源,影院采取了很多活动,但是目前看人流量还没有达到预期。
  “我们目前放映的影片大部分是老片重放,剩下的是一些小众影片。感觉不是没人看,是缺片放。”某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能很多大投入的商业片对这时候投放市场产生顾虑,毕竟正常秩序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上映会影响票房收入。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影院复映后,排片量尚未恢复到以往水平,过去影院收入来源一部分是票房,另一部分就是饮料、零食等周边食品的收入,停工后这两块利润就完全中断了,但是房租、人工费、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等支出还是要继续。开门营业也不意味着全面恢复以往水平,毕竟很多方面都还有限制。与此同时,线上影视也对其有不小的冲击,目前只能是想怎么能够减少损失,暂时活下去。以往休闲经济的全链条模式也尚未完全打通。
  由猫眼研究院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市民选择在疫情结束之后“聚餐吃饭”和“去电影院看电影”。半数以上市民在经历疫情后影院观影的意愿增强,但如何吸引市民进影院看电影、满足市民更高水准的观影需要,还是各影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报记者李若男 实习生达洁玉

(责编:刘洋、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