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祁县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葡萄种植区的农户正为葡萄藤去掉多余枝条,助力养分集中供给。近年来,该合作社发展多样化品种种植,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清明时节,当晨雾还未散尽,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的万亩桃林已悄然苏醒。沿着蜿蜒的乡间公路前行,粉色的花浪从山脚一路蔓延至山顶,空气中弥漫着怡人的清甜。
樱花如云,玉兰似雪。4月5日,在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客们欣喜地奔向花海,摆出各种造型拍照。
春风拂过中条山麓,盐湖泛起粼粼波光;堤埝旁垂柳抽新芽,绿道上游人笑语盈盈;天鹅振翅掠过水面,火烈鸟点缀如霞天际……随着生态治理的深入推进,这座千年盐湖褪去“工业外衣”,化身“城市生态客厅”,成为市民踏青赏景的热门去处。 “以前湖边都是破旧厂房,污水直接排进湖里,味道刺鼻,谁敢来散步?”家住银湖东街的市民张建国回忆道。
本报讯 “这不仅是效率的突破,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前不久,晋中市营商环境局收到来自中国石化山西晋中石油分公司送来的一面锦旗。
图为游客在井沟村杏林赏花海盛景。本报通讯员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4月2日,随着气温转暖,临县碛口古镇逐步迎来旅游旺季,不少游客来到这里逛古镇、住窑洞、赏黄河、品民俗,体验黄土高原独特的居住文化。 本报记者刘通摄。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听着百啭千声的鸟鸣,看着清澈蜿蜒的溪水,沿着成片杨树林,记者走进灵丘县落水河乡西庄村,典雅牌楼、古韵凉亭、白墙红瓦……仿佛步入江南水乡的古村落,一幅塞外江南和美乡村的画卷缓缓展开。
清明时节,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游客们不仅可以赏春日胜景、品道教文化,还可以体验低空飞行,在云端畅游三晋第一名山——北武当山。
4月4日一早,时针刚刚指向7时,阳泉市民孟义真就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了。打开手机,看着朋友转发来的视频——桃林沟里桃花开得正艳,粉白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路星辰。
清晨,天刚蒙蒙亮,在古县石壁乡三合村,村级巡河员们已在洪安涧河畔开始巡河。他们有的扛着铁锹,有的背着编织袋,有的手拿自制竹夹,或徒步或骑行沿着河道仔细巡查。
3月29日,市民纷纷来到平遥古城迎薰门广场放风筝、锻炼。梁生仁摄 春山如黛,溪水潺潺。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为持续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月3日上午,以“缅怀忠孝典范,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清明”第十八届介休寒食清明主题活动在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启动。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扇子舞、柔力球、抖空竹、舞龙、太极灯等文艺和民俗展演,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3月27日清晨,一辆悬挂“山西省供销社春耕惠农服务车”宣传条幅的大型白色面包车,打破了神池县大严备乡小羊泉村的寂静。车刚停稳,两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拿着工具箱跳下车,早已等候在一旁的老闫连忙迎上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听着百啭千声的鸟鸣,看着清澈蜿蜒的溪水,沿着成片杨树林,记者走进灵丘县落水河乡西庄村,典雅牌楼、古韵凉亭、白墙红瓦……仿佛步入江南水乡的古村落,一幅塞外江南和美乡村的画卷缓缓展开。
4月2日,走进山西远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作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屏气凝神调试仪器,现代化的办公场所里,工作人员忙而有序,正为赶制订单忙碌着。 “多亏三天拿到许可证,公司成功签下千万级大单。
本报讯 又到一年清明时。随着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买束鲜花寄托哀思成为人们的首选。
4月4日上午,第三十五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祖习俗展演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来自全国十八省市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祭移民先祖。 上午9时整,大典在祭祖广场拉开帷幕,向观众精彩呈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各项传统仪式。
本报讯 近日,以“算力破阵·慧见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在京举行。会上,由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8号数据中心荣获“2024年度数据中心实施样板项目”。
4月3日,原平市南城街道体育南路社区举办“巧手塑菊韵,清明寄深情”菊花主题面塑活动。 褚震摄。
近年来,张兰镇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理念,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新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一、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张兰镇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动“千万工程”的关键,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琉璃是一种集陶瓷、建筑、雕塑为一体的综合传统手工艺术品,因其艳丽的色彩和多变的造型,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装饰宫殿、庙宇、宝塔等。山西介休素有“琉璃艺术之乡”之称,其琉璃烧制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新华社太原3月27日电 题:山西千年古城,何以靠“吹玻璃”走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吕梦琦、柴婷 在山西千年古城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是一门传统工艺。当年,晋商开辟“万里茶道”到国外经商,返乡时把这门古老技艺带回祁县。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杨 通讯员 冯静宁)“这些漆器真的太美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无尽匠心。”3月26日,在“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专场活动期间,以“梦回平遥——一城穿越三千年”为主题的平遥古城历史文化专题展在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火爆开展,该校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学生郭瑞学仔细端详着一件件漆画摆件,发出声声赞叹。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制作:刘江 张春茂编辑:李浩瑜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张春茂)近日,在襄汾县邓庄镇燕村一块高标准农田里,全省首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作业,吸引了众多农机手和周边村民观看。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在运城市稷山县清水庄村,临汾市蒲剧团应邀在此进行4天7场的戏曲演出,包括《白蛇传》《铡美案》等经典蒲剧剧目,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戏曲盛宴。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3月25日,“宁晋有约——怡然见晋中”晋中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南京举行,持续走进长三角地区,打响晋中“文旅牌”。 推介会上,110家当地旅行社、20余家媒体及400余名南京市民、高校学子参加,互动氛围热烈,关注度持续走高。
“从项目签约起,电力部门就主动对接,全程跟踪服务,为我们的项目高效高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用电支撑,太感谢啦!”3月25日,山西瑞隆能源有限公司沁县尧山铁路专用线项目负责人向上门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帮助用户整改用电安全隐患的国家电网山西电力(长治沁县)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工作人员感谢道。 省级重点项目沁县册村镇尧山铁路专用线,是为积极落实国家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大力推进“公转铁”,构建绿色、节能、高效的运输方式而建设的,总投资2.5亿元。
3月23日,平遥县惠济河,绿水悠悠、风景秀美。近年来,平遥县持续加强惠济河综合生态治理,惠济河河水更加清澈,惠济公园、生态景观廊带、小岛廊桥等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3月24日,稷山县化峪镇阳平智慧农业核心示范区,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进行施肥作业。 常奇摄。
冻土解封,绿叶吐新芽,播种的好时节就在当下。连日来,吕梁市文水县积极投入春耕备耕,依托资金补贴和技术下乡等手段的助力,全力开展农机保供和换新工作。
3月21日,隰县一农机销售市场,农户们购置各类农机具,为农业生产做准备。 杨晨玉摄。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通过扫码反映身份证办理难题后,朔州纪委监委的同志第二天就联系我了,事情很快解决了。”3月23日,朔州市民高女士对朔州市纪委监委新推出的“三难”快捷投诉平台竖起大拇指。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长子县1.2万亩冬小麦陆续结束“冬眠”状态,褪去枯黄,舒展新绿,迎来返青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小麦茁壮成长,夯实粮食丰产基础,连日来,长子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积极行动,深入麦田,为种植户送上专业的技术指导服务。
3月27日,襄汾县汾城镇南高一村辣椒育苗地,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朝天椒幼苗管理知识,助力农民科学应对低温大风天气,守护幼苗茁壮成长。 赵玉虎摄。
3月25日,晨虹(山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内饰材料生产线上,工人在忙着赶制生物基皮革产品订单。该公司位于平陆县汽车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年产200万套新型汽车内饰材料。
3月21日,记者从忻州出发沿着忻原大道一路向北,沿途的土地刚褪去冬日的萧索缓缓苏醒,泛起淡淡的新绿。不久,一座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大棚闯入视野,忻府区忻口镇到了。
3月27日,春雪覆盖平陆县张店镇,绿色的大地、盛开的桃花与白雪交织,美不胜收。 姚中吉摄。
3月25日,阳泉市打造的水车文化园项目正有序推进。该文化园斥资380余万元,引进南方竹制水车、黄河博览园木制水车、新型铁制水车等24个水车,为乡村旅游增添新亮点。
三月二十三日,在吕梁市离石区文丰路桥梁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吊臂起落,工人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桥梁雏形已然呈现。 郭炳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