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吕梁市区文丰路桥梁工程现场一片繁忙,工人开足马力抢工期,瞄准节点赶进度,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全力夺取“开门红”。 郭炳中摄。
元宵节刚过,天气渐暖,但这几天雁门关外的朔州早晚寒意仍浓。2月1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朔城区南城街道南街社区的平房区,这里的平房经过2022年集中供热改造后,居民们也过上了和住楼人一样的“美”日子。
本报讯 记者近日获悉,在揭晓的2024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年度产业发展领头雁”榜单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先进个人入选。其中,长治市屯留区农村合作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侯学增凭借探索形成全地域农业生产托管典型经验上榜,为全省唯一。
新春的晨光洒向阳高县沃林现代农业高新产业园,160亩高标准设施蓝莓种植基地,每个大棚都熠熠生辉。大棚里,身披“白霜”的蓝莓果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浆果。
2月17日,在河津市科技创新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地,工人在加紧作业。该园区占地1113亩,总投资约3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5个。
本报晋城2月16日讯(记者崔振海)春节假期,晋城市商务局通过政府搭台、多方联动等方式,紧抓节日消费节点,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营造浓浓“年味儿”,用消费点燃“烟火气”,全力激发消费活力。 市场供应货品足。
本报长治2月16日讯(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刘盼)近日,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长子县2025年“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会盛大开启。 招聘会上,各企业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介绍岗位需求情况,提供就业指导。
临汾市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大会上,求职者在尧都区招聘摊位前了解用工信息。本报记者张文华摄 在热闹欢腾的威风锣鼓声中,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2025年临汾市“春风行动”招聘大会,近日在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场。
本报晋城2月16日讯(记者崔振海)日前,高平市人社局联合高平市残联在零工市场举办了两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讲解就业援助政策,旨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求职群体的就业需求。
2月15日,屯留区路村乡姬村,村民们正在蔬菜大棚内忙碌。近年来,屯留区大力发展“大棚经济”,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月12日,临猗县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暨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招聘会,进一步满足节后广大群众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千人锣鼓,威风开锣,声声铿锵,催人奋进。 2月13日,正月十六,尧都区贾得乡却涌动着一片炽热浪潮。
记者张瀚予报道: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14日,长治举行城建重点工程开工誓师大会,首批16个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标志着长治住建系统以“起步就要奋进、 开局就要稳实”的姿态,全面打响“重大项目建设年”攻坚战。
2月15日,阳泉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民警走进辖区金三角社区开展青少年反诈骗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民警通过“专题讲座+互动问答+现场游戏”的方式,为青少年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提升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近年来,榆次市持续推进城区亮化工程,通过节日氛围营造、基础设施升级等多维度发力,扮靓城市景色,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市城区龙湖大街夜景。
奋楫扬帆正当时,鼓足干劲启新程。近日,中共文水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传达贯彻吕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元宵节期间,文水县非遗代表性项目西峪口混秧歌表演队一行48人,应中国非遗馆邀请,赴北京参加“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在中共党史展览馆广场进行两场非遗展演,受到首都市民群众的点赞。 冯增清 王小春 摄。
寒假期间,忻州市新华书店开展了“小小图书管理员”职业体验活动。小学生们通过图书知识课堂和图书上架、整理归类、花式打包等岗位劳动职业体验,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近日,朔州市桑干河文旅新天地开展非遗技艺打铁花民俗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乐享非遗视觉盛宴。 赵宏伟 杨澜 摄。
学生旅客正在大同南站等候检票进站。贾晓龙摄 随着全国大中专院校陆续开学,本月13日起,大同南站陆续迎来了学生流返校高峰,为了保障学生旅客出行安全顺畅,大同南站通过增开进站通道、提前放行、列车重联等措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本报讯 “春喜转轮”、“红愿盈门”、树木“时装秀”……春节临近,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大红灯笼高挂,随处可见各种新春打卡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为庆祝传统春节,我们以‘乔家春囍中国年·非遗焕彩过大年’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新春民俗文化活动,邀请八方宾客共襄盛举。
本报讯 1月18日,以“逛大同供销大集 品古都花样年味”为主题的2025第二届大同供销年货大集在大同古城内启动。该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全国供销系统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强化农产品流通,积极开展消费帮扶,繁荣丰富春节市场供应,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
1月22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晋中市太谷区任村乡郝村昊远农业合作社蔬菜交易市场,社员正打包发运外地的订单蔬菜。近年来,郝村通过蔬菜产业再升级和商超对接,将2000余亩设施蔬菜推向精品之路。
冬日暖阳轻柔地洒在大地上,位于文水县的山西鑫晋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内,一条“源于天然生态,分享绿色品质”的标语十分醒目。“我们致力于做健康良心好油,全力打造健康食用油新标杆企业。
本报讯 1月18日,大同市和中华书局在北京发布了全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该数字人将首次打造成城市形象,助推古都大同文旅融合、文化发展。发布会上,大同日报传媒集团与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第十届“伯鸿杯”国学少年荟之“木兰杯”大同文化知识竞答活动和木兰研学活动协议。
1月22日,长治市壶关县太行欢乐谷景区欢乐海洋公园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大批游客前来感受海洋文化,开启奇妙海洋之旅。
本报讯(记者周明飞)随着人工智能(AI)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职场中,人工智能也开始服务于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1月15日,在运城好课堂乐学广场,元龙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方力量,开启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盛宴。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1月10日,河津市龙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大早便响起了歌曲《好日子》的欢快旋律,村民也陆续赶来,准备领取新年的“集体现金大红包”。 派发现场,一捆捆现金钞票摞成“小山”,大家有序排队、签字、领钱,个个喜笑颜开。
1月23日,山西宇辰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忙着分拣和包装新鲜鸡蛋。春节临近,沁县鸡蛋产业迎来产销黄金季。
一月二十三日,阳泉市矿区贵石沟街道水滩社区开展制作非遗花馍迎新春活动。五十余名志愿者齐聚一堂,制作包含蛇、葫芦、寿桃等元素的花馍,蒸熟出笼后送至辖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中。
临近春节,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在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国保单位铁佛寺也被装扮一新。
“电力运行与铁路运输息息相关,这样的巡检方式更能保障群众在春运期间的安全。”1月14日至15日,吕梁供电公司与太原铁路、孝柳铁路等4个铁路局在联合完成对上跨铁路电力线路的巡检行动时,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说道。
1月22日晚,山西大同文瀛湖畔上演的4000架无人机+超美焰火秀惊艳夺目,让在异乡的大同人直呼“想回家”。
随着农历蛇年临近,各式各样的“蛇元素”商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生肖经济”再掀消费热潮。近日,记者在市区部分商场、年货市场走访发现,“蛇元素”商品在各大店铺中占据“C”位,蛇年生肖黄金饰品更是五花八门,成为冬日里消费市场中一抹亮色。
图为芭蕾舞剧《白蛇传》在晋城大剧院演出现场 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引人入胜的话剧、曼妙柔美的芭蕾舞、活泼灵动的儿童剧……2024年,晋城大剧院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安排了132场演出、53场活动,线下接待观众逾9.1万人次,为全市演艺市场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全市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好戏连连 剧场与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梆腔嘹亮的河北梆子《钟馗》、民国女性题材原创话剧《阮玲玉》、芭蕾舞剧《白蛇传》、山西民族舞剧《打金枝》、经典成长童话《丑小鸭》……2024年,晋城大剧院在原有演出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经典剧目,进一步提升剧院在公众面前的品牌影响力,不仅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口碑佳作,也在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中探索突破,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
1月20日,位于平顺县的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铆足干劲加紧生产,奋力“开门红”。新年伊始,平顺县各企业纷纷开足马力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为全年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郊区河底镇程庄村。(资料图) 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近日,吕梁举办“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事迹宣讲会,来自各县(市、区)、市直单位的13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老干部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我市受表彰先进集体——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干部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感悟榜样精神。 会上,与会人员一同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关于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报道,以及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干部党支部专题宣传片,随后传达学习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并宣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近日来,方山县的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商场、超市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
网格是基层服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快捷。网格治理“成效指数”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