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3日,省委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张韶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全省政法干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从1949年到2025年,新中国已走过75个春耕。一个个春耕场景被镜头定格在影像中,成为一代代人的难忘记忆。
本报讯 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强化人员疏导和管控,畅通消防“生命通道”;配合协作,助力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做好市场监测,保障循环畅通。4月3日,省市商务部门发布通知,做好清明假期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本报太原讯 省商务厅市场监测显示,3月25日—31日,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运行有涨有跌,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粮食类:粮食类零售均价5.66元/公斤,周环比微涨0.39%。
本报太原4月3日讯(记者王佳丽)近日,省人社厅下发《关于申报2025年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2025年拟支持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30个。
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生态文明交流活动启动仪式。本报记者张剑雯摄 2025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
本报太原4月3日讯(记者张剑雯)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由省残联、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联合太原市残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我省“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太原举行。
本报太原4月3日讯(记者王佳丽)近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扎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出,各地要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压实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救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制。
在黄河入晋第一湾——偏关县老牛湾,黄河与长城实现了从“相遇”到“握手”。这里也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起点。
本报太原4月3日讯(记者郝薇)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推行说理式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和文明素养,树立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指导意见》提出,说理式执法要体现法、理、情相协调,推行全过程说理应当讲清违法事实认定的“事理”、讲准法律适用的“法理”、讲明适用处罚裁量权的“道理”、讲析是否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的“情理”。
本报太原4月3日讯(记者姚凡)日前,山西数据流量谷与山西数据交易中心在太原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共建流量谷数据运营服务基地。此次签约标志着我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谢放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副主任 古代寺观彩塑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组成部分,而山西更是我国自唐宋以来寺观庙宇中保存彩塑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自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历朝历代保存下来的彩塑形成序列,并与早期石窟彩塑相连接,呈现我国彩塑完整的发展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人民出版社历时数年,推出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山西古代寺观彩塑全集》(26册)是迄今为止对这一历史文化最全面的具有学术性及艺术性的作品。
本报讯(记者李炼)4月2日,团省委、省文明办、省少工委主办的“热血少年 致敬英烈”山西省青少年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太原市文瀛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举行。近300名少先队员代表、党团员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本报讯 4月1日,省人社厅发布2025年度山西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拔招募公告。今年我省计划招募68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简称“三支一扶”计划)。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会长、澳门大学教授 研究中国历史绕不开山西的军事地理,山西理应有一部历史军事地理的系统论著,广洁先生因时而生高论、应势而成恢宏,锻铸为《山河形胜:山西历史军事地理》大著。他从地理的视角论述山西、从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方面回顾山西、从全国的战略态势考察山西,因此,比传统的、单纯的军事史更加富有价值。
本报讯 4月3日,全省对台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我省对台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
内容简介: 山西的地理形势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表里山河”的形势为晋国百年霸业营造了天然的战略优势;战国初期,“表里山河”的形势为魏国的强势奠定了地理基础,魏文侯、魏武侯借此逞强于中原多年;战国后期,秦国意欲一统天下,先下魏国河东,再占韩、赵上党,从而打破“表里山河”的形胜壁垒,得以部署其兼并诸侯的方略。
当春风掠过吕梁山巅,汾河两岸的杨柳泛起新绿,山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的节日——清明。这一天,人们既追思先人、又踏青赏春,在肃穆与欢愉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内容简介: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遗产中心的学术团队共同策划、联手主持的大型项目《山西古代寺观彩塑全集》共26册,收录了自唐至清56座古代建筑中保存的数千尊具有代表性的彩塑精品。《山西古代寺观彩塑全集:明清 五台山地区》是其中的三册。
“煤矿瓦斯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 “浓度低于8%的瓦斯大部分都直接排到空气中去了,这部分的比例占总瓦斯排放的60%以上。
中新网太原3月24日电 题:当中医“遇见”人工智能:不错过风 也不盲目跟风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胡健 “人工智能这个风口,对中医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不要错过风,但也不能盲目跟风。”谈及近期被热议的人工智能,72岁的山西全国名老中医冯五金既兴奋又担忧。
本报太原3月23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近日,全省农业科技工作暨中部粮食一年两作、两年三作技术模式推进会在太原召开,安排部署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和中部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两作、两年三作试验示范工作。 抓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山西省2025年“春风行动”运城示范招聘活动现场。解凯光摄 春风正当时,服务不打烊。
本报太原3月23日讯(记者王佳丽)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省应急管理厅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聚焦班组这个煤矿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夯基础、筑底板、固根本,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作业现场的基层末梢,有效防范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指导意见》要求,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班组安全责任体系,打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强化班组安全日常管理,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进一步提升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补强人为因素“软肋”;进一步营造班组安全文化范围,凝聚全员安全共识。
本报太原3月23日讯(记者马永亮)3月22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我省财政将安排科技项目资金21.83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据了解,此项资金将分别支持创新生态服务支撑8.98亿元、科技研发8.75亿元、基础研究2.1亿元、科技重大专项2亿元。
本报太原3月23日讯(记者张剑雯)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采取5方面15项措施,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强化“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审慎考量、事后引导整改”全过程执法服务。 《意见》要求,我省将加强源头预防,探索利用智能化监管平台,对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等存在违法风险的企业,及时预警提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坚持在执法中普法,坚持以案释法,坚持定期普法,引导企业知法、守法。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制作:杨洲芬 实习生 原媛媛编辑:李慧辰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原媛媛)3月21日,从山西省气象局召开的2025年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2024年,山西年平均气温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山西2024年年平均气温达到11.6℃,较常年偏高1.4℃,超越了1999年和2021年的11.0℃,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原媛媛)3月2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气象局召开的2025年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山西省气象局依托山西省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多手段一键式发布机制,通过电视、广播、支付宝、微博、微信、抖音等多渠道广泛传播预警信息及相关提示信息,全力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年共发布预警信息30453条。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包括市县级)应急责任人信息在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备案人数达135673人。
国企资源丰富、资金充足,民企运行效率高、创新活力强,当两者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月21日,我省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以下简称“四季交流会”)首场会议在太原举行。会议以“携手共进、合创未来”为主题,包含启动仪式、专家演讲、需求发布和对接洽谈等环节,企业家们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洽谈,促进双方在产业发展、融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中新社太原3月23日电 题:“碳水大省”山西突围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破解困局 中新社记者 杨静 “中午一碗刀削面,下午就犯困,年轻人说叫‘晕碳’。”23日,山西太原32岁的程序员郭阳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体检报告:身高1.78米,体重达100公斤,空腹血糖已接近糖尿病临界值。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始终记挂于心。
3月18日,山西成功汽车生产车间内员工在加紧生产海外订单。山西成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今年春节过后,组织参加招聘活动21场,第一季度入职173人,帮助众多求职者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推动就业的坚实力量。
3月19日,一列满载100箱2700吨乙二醇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岢岚铁路专用线驶出,到达京唐港后,经航运直达南通港。这是中国铁路全面推行一单办理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业务后,山西境内开出的首趟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列车,为物流降本增效注入新动能。
公司密封加工车间员工正在对立柱密封圈进行质量检测。公司生产现场。
3月23日,“恰恰”——兰子、李玖、郑东、何平鸽绘画联展在山西顺天立大健康产业园开幕。此次展览的近百幅作品,由北京、大同和太原的4位女性艺术家在画布上奏响跨媒介的“四重奏”,吸引众多爱好者前往观展。
3月21日,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班与好望角社团走进省气象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现场参观,收获了气象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了大家投身大气科学研究的热情。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 实习生温羽嘉)“气象卫星作为先进的预警监测手段,能够用于火灾、暴雨洪涝、沙尘、雾霾、高温和植被农作物等的监视。”3月23日,省气候中心卫星遥感室内遥感应用科的米晓楠结合动画向公众展示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及应用。
本报讯 青春献给军营,热血报效祖国。连日来,我省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一批批怀揣从军报国梦想的新兵,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和祝福,奔赴祖国各地军营,开启崭新军旅生涯。
开栏语 民以食为天、农为食之源。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守护百姓餐桌,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升级,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时代考题。
3月21日,“晋创谷·朔州”正式揭牌,标志着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实现11市全覆盖,初步形成全省域“谷区”,“一谷三园”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建设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
让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是众多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就是要提升基础教育整体质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
本报太原3月23日讯(记者 马永亮)3月22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我省财政将安排科技项目资金21.83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据了解,此项资金将分别支持创新生态服务支撑8.98亿元、科技研发8.75亿元、基础研究2.1亿元、科技重大专项2亿元。
本报讯 3月2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和扬尘治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情况。 2024年5月至10月,省住建厅组织开展了全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和扬尘治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采用“双随机”抽查方式,对我省11个市及省综改区59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实地核查。
本报讯 3月21日省司法厅消息,今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再升级,其中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的服务群体增加退役军人,进一步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2019年,省司法厅首次组织开展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之后升级为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聚焦8类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无偿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
本报讯 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的基础上,从2025年起,我省将用3年时间完善慢行、景观等配套系统,做精“交通+”“旅游+”文章。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山西省高质量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将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富民发展线。
小区人、车、非机动车分流,层高不低于3米,全龄友好型活动场地,至少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合理配建公共厕所……今后,这些将成为山西“好房子”的“标配”。 根据《山西省推进“好房子”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推动“好房子”试点项目建成交付、示范引领效果作用凸显、“好房子”配套支持政策逐步完善、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释放、城市宜居品质进一步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质量优良、安全耐久、配套全面、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绿色低碳的“好房子”产品。
本报太原3月22日讯(记者王佳丽)即日起,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点)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暨安全生产特种作业领域两项专项治理工作“回头看”。 此次专项检查采取“省级检查组+属地市局”方式,重点围绕培考场所建筑防火和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点)消防安全管理,切实守牢安全培训底线。
本报吕梁3月22日讯(记者李全明)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引领煤矿行业迈入AI时代,促进氢能产业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升级,近日,鹏飞集团与山西移动共同举办了战略合作签约暨AI工业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此次战略合作,旨在聚焦鹏飞集团多元产业结构和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共同打造全国首个运营商领域的AI工业智能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