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太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不锈钢轧制复合板成功应用于国铁集团首批新型敞车。这是继该材料在自备敞车、漏斗车领域实现全球首发首用后,又一突破性进展,促进绿色功能型复合材料在铁路货车领域的迭代升级。
图一:全民戏曲嘉年华《百戏芳华》 图二:“三晋欢歌”2025新春文艺晚会演出现场 图三:北路梆子《琴笳赋》演出现场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诸如蒲剧、晋剧等多种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传统剧种。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期间,三晋大地上精心筹备了多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文艺晚会,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献上了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太原南站 柳南站 五一广场站 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 智能客服中心 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将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承载着民生期盼和发展热望的地铁,在这个春天,一路疾驰,呼啸而来。
在大同万龙白登山国际滑雪场启动的全国大众冰雪季山西分会场活动、全国家庭冰雪日(大同站)活动,使大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离石文旅集团冰上运动中心是一座国际性标准气膜滑冰馆,该滑冰馆可承载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4项冰上运动。
图为泛舟禅师塔。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完整视频 据说,从东汉到清末,中国修建的塔在10万座以上,全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千座之多。
新年新气象,奋进新征程。1月14日至2月12日,山西日报组织精兵强将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
本报讯(记者安晓奕)2月17日,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西省投资促进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上获悉,2024年,山西省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132个,签约金额达1.49万亿元……一系列亮眼数据展现出过去一年山西投促工作的成效。 过去一年,山西省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狠抓投资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出击、“敲门招商”、精准对接,先后奔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成功举办26场高规格招商活动;赴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德国、荷兰、法国、丹麦等地开展投促活动,邀请西班牙、德国、越南、意大利的企业家、政府官员来晋考察;全年对接企业、政府机构、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1755家,其中,请进来529家、走出去1226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活动20余场,累计参展面积2300多平方米,参展企业224家。
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商务工作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高桦)“维修农村供水工程1800处,受益200万人。”是2025年省政府确定的15件民生实事之一。
本报讯(记者范珍)2月11日,从万家寨水控集团传来消息,2024年,该集团各供水单位全年共完成供水总量12.94亿立方米,实现“四连涨”,再创历史新高,服务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水支撑水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其中,城镇供水3.19亿立方米,工业供水2.19亿立方米,农业灌溉2.23亿立方米,生态补水4.25亿立方米,生态基流1.08亿立方米。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山西省财政工作有哪些新目标新举措?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山西省财政高质量发展? “要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聚焦用力,为山西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多作贡献。
在考古发掘现场。学习文物修复技术。
2025年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综合通信运营商和山西省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专项调研数据,春节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837.97万人次,同比增长22.20%;实现旅游总花费317.44亿元,同比增长30.03%。
古老黄河,镌刻着中华文明走来的模样;金蛇狂舞,翻滚着盛世新春奔腾的乐章。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从古朴村落到繁华都市,当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人文之彩交相辉映,这条写满故事的大河,携带着新春的问候和新时代的热烈滚滚而来。
长治市壶关县常平温泉小镇推出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舞龙舞狮、上党戏曲等非遗表演与游客热烈互动,让人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大同市非遗大集启幕,共庆首个“非遗版”春节。
春运期间,太原铁路公安处加大安检查危力度,严防危险物品进站上车,图为民警向旅客讲解危险品的种类。张谦摄 山西消防员过年期间坚守岗位巡逻执勤。
“4月出访卡塔尔,预计8天,将邀请阿联酋辛达加博物馆馆长出席……”1月初,记者在天龙山景区办公楼里看到,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贾晨正伏案梳理2025年《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出访计划。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是国内将历史原因造成分离的珍贵文物与原始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的首创,是国际上第一例该类型文物的大型数字复原巡展,也是文物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
段村内张灯结彩年味浓。 村民正在制作春节假期招待亲友的美食。
2024年,晋煤外运重载能源通道瓦日铁路完成运量9854万吨。 山西航产集团圆满完成首架AC311A直升机交付。
蛇年主题登高馍塔吸引众多游客。 游客围炉吃火锅。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位于晋阳古城遗址南侧奉宣街大夏门内。吕岩摄 唐代晋阳古城形制规模模型。
太原杨家峪花卉基地,众多市民在选购年宵花卉。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太原某大型商超节庆用品营造出浓浓年味。
今年43岁的刘保生(右二)来自石楼县辛关镇,现在青岛娶了媳妇,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是中学食堂的一级大厨。 石楼县小蒜镇的贺长福(右四),在青岛从厨工做起,逐渐站稳脚跟后,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带动家乡更多人走出大山,到青岛务工。
一 最早来的,当然是腊八。 那时候,家乡的鹅毛河,水流还很急。
古都灯会期间,大同古城南城墙关城内每晚都会举行文艺演出。 古城内的文创产品为古都增添了年味。
本报讯(记者任志霞)1月21日,2025年山西省商务领域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布暨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本次活动结合春节假期消费热点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启动了山西省手机购新补贴活动。
本报讯 1月20日,2025山西晋中(上海)“两节”文旅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以“怡然见晋中 沪晋过大年”为主题,诚邀上海及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广大市民共赴晋中,体验北方浓郁的新春氛围,共享传统、正宗、醇厚的中国年味。
“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做好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大文章”“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完善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建设美丽山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目标任务,连日来,参加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代表委员,畅议全力抓好2025年工作任务落实,积极为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贡献才智。 坚持生态修复治理 让三晋大地披绿装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本报讯 1月14日,山西省人社厅等9部门联合启动“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围绕出行保障、就业帮扶、权益维护、关怀慰问等9项具体举措,全力做好春节期间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春节前后,山西省将开展农民工返乡返岗“点对点”运输服务,根据农民工出行需求,包专车、专列(车厢)、飞机等,开通“绿色通道”,为农民工集中购买汽车票、火车票提供便利。
76个“两重”项目开工建设,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1.2%,发放以旧换新补贴48.3亿元,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类消费分别增长40.9%、24.8%,惠及160余万人。2024年,山西省消费品销量喜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再提速、一批批“两重”项目加速开工、金融赋能释放发展活力。
打开邮政印记,历史卷帙缓缓翻过,从去邮局排队寄包裹,到现在的手机下单;从邮递员喊“有你的信”,到快递小哥说“有你的快递”……邮政业承载了荏苒光阴中百姓对幸福的企盼。2024年,山西省将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列入15件民生实事中,多部门共同发力,让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映亮百姓张张笑脸。
《又见平遥》演出现场。 《如梦晋阳》演出现场。
山西会馆文旅总监李昆。隰县面塑非遗传承人苏栩。
大天鹅在平陆县黄河湿地悠然栖息。刘文礼摄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实习生王雅婧)2024年12月31日,记者从山西省文旅厅获悉,为了展现冬季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天鹅之恋 共赴运城冬日浪漫”天鹅观赏生态旅游活动已全面开启,同时开启了主题摄影大赛,邀请全国摄影爱好者参加,用镜头捕捉天鹅的优雅瞬间,用影像讲述运城的动人故事。
众多游客在太原晋祠博物馆领略山西古建魅力。杨晨玉摄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实习生王雅婧)2024年12月29日,记者从山西省文旅厅获悉,为了迎接2024年冬季旅游热潮,太原推出古建研学游,邀请八方游客走进古建博物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话剧《右玉》剧照 电视剧《三体》海报 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海报 歌曲《瓷魂》海报 图书《游过月亮河》封面 三晋大地,风华绝代;千年积淀,韵味无穷。当厚重而深邃的画卷徐徐展开,能否持续呈现出享誉全国的文艺之花?答案是:连续17届,届届有作品,件件是精品。
朔州崇福寺千佛阁 平遥双林寺大雄宝殿 万荣东岳庙东岳殿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前殿。图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黄河文化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报讯(记者王荔)聚焦夏商文明重要考古发现,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本年度最后一次“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的最新考古成果,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珍贵研究资料。 钟村墓地是目前夏商之际黄土高原东部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地,葬俗具有浓郁本土特征,同时还受到二里头文化、下七垣文化等的影响,显示出多元汇聚的文化面貌,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的空白。
本报讯(记者冷雪)12月25日上午,汾石高速公路、浮临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较原规划时间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山西副省长林红玉出席通车活动并宣布山西省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
本报讯(记者杜鹃 通讯员赵亚男)12月22日17时50分,受近期寒潮天气影响,山西省用电负荷激增,最大用电负荷创新高,达到4408.8万千瓦。目前,山西电网运行平稳,省内用电及外送电力供应安全、有序、可靠。
本报讯 冬至时节,图书《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在太原钟楼街与读者见面。在当日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与图书结缘的讲述人走心的分享,点燃了古建爱好者和游戏玩家的热情,让图书受到广泛关注与追捧。
●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 ● 推出“惠商保”保障项目,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 ● 推出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本报讯(记者孟婷)为表扬先进,宣传典型,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62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山西省三项典型经验做法榜上有名,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推出“惠商保”保障项目,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出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11月上中旬组织对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实地督查,对其余11个省份开展书面督查。
“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金,今年每个月又新加70元的高龄津贴,儿女孝顺,日常生活没有问题,咱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12月13日中午,正在交城县夏家营镇夏家营村日间照料中心用餐的村民陈占武一边吃饭,一边和身边的几个老伙计夸赞如今的幸福生活。
大禹渡灌区的高效节水灌溉。魏永平摄 “沿黄九省(区)青少年‘节水护水’工艺美术作品联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
本报讯(记者丁园)太原植物园日前传来好消息,经过4年精心培育,园内栽种的欧洲桤木首次结果并成功收种,意味着欧洲桤木在太原不仅成功扎根,还完成了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实)的完整生活史循环,这在我国华北地区尚属首次,标志着欧洲桤木的引种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欧洲桤木,隶属于桦木科桤木属,是一种乔木植物,原产于欧洲、亚洲西部和北非,尤其在潮湿地带和河岸地带生长旺盛。
本报讯(记者孟婷)12月20日,太原海关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1—11月,山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595.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983.3亿元,同比增长2.5%;进口612.5亿元,同比增长4.5%。
位于偏关县黄河干流上的万家寨水利枢纽是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的起点。高晓忠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实习生王雅婧)12月18日,2024山西文旅冬季主题推广活动暨新媒体宣传营销交流活动在太原举行。山西省文旅厅介绍了2024—2025冬季文旅资源和春节特色主题活动,推出4条冬季旅游主题线路,发布山西省冬季景区优惠政策等,打造山西冬季旅游消费“新热点”。
编者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火红的穗粒饱满而诱人,农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不久前,在清徐县孟封镇南里旺村农田里,李老汉看着成片的高粱笑盈盈地告诉记者:“这只是基地的一部分,加上北里旺村、鹅池村,足足有1500亩呢,这是酿造醋的‘第一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