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过日子就是陪伴,过年就是团圆。自从妈妈走了以后,过年变得冷清了许多。在我小的时候,过年那才叫一个幸福。
  进入腊月,妈妈就忙了起来。压粉条、蒸花馍、烧肉,满满的都是过年的味道。妈妈性子比较急,每每压粉条时,如果顺利倒也无话可说。赶上粉条压得费劲,要不然是数落我们出出进进,让和好的粉面受了凉;要不然就抱怨我们啥忙也帮不上,也不懂得加点煤、吹吹火。后来妈妈去阳原县做驻厂质检员时,跟当地的人学会了压粉条的操作技巧和配料比例,再压粉条时才不发火了。之后还要把头年秋天里晒好的葫芦条、豆角洗干净,和切成菱形块的大白菜一起焯水后攥成菜团子。最后再把压好的粉条盘成一坨一坨,和菜团子还有准备过年的其他东西都放在窗户根儿背阴处冷冻起来。
  最开心的莫过于有新衣服穿,有一年过年妈妈给我做了一身灰色涤卡布料的套装。大年三十早上迫不及待地穿上出去玩耍,刚刚一会儿的工夫上衣就被飞来的鞭炮炸了几个窟窿眼儿。妈妈嘴上责怪,手里忙活着又给补缀起来。
  大年三十中午固定是汆饭馏花馍,据妈妈说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不动荤腥,依我看归根结底还是原来生活不富裕。很多的人以为把剩下的米饭和菜煮在一起就是汆饭了,实则不然。老大同正宗汆饭的做法就是在熬好的二米稀饭里(大米和小米),放入两三个菜团子,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慢慢好了,妈妈还会在汆饭里放上一些毛肚,不动荤腥的讲究也就不攻自破。最后放入酱油和盐,用葱花和头年晒干的芫荽炝锅。到了除夕晚上才会有七碟八碗。
  吃过年夜饭,妈妈打发二哥在门前较宽阔处垒上一个小旺火。零点前把旺火点着了,妈妈还会给我们每个人冲一杯红糖水。清晨起来,旺火还在呼呼燃烧,把未烧尽的炭火铲在自己家的炉子里,祈盼添财兴旺、红红火火。
  瓜子、花生、核桃、黑枣、柿饼、橘瓣糖摆满了桌子,招待来拜年的亲戚友人。过年不用上学,铆足了劲就是玩。一个兜里装着小鞭炮,一个兜里装着姥姥给的压岁钱,屁颠屁颠的。
  叔伯亲,同根生。姑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正月里,互相请,今儿这家,明儿那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菜就是扒肉条和肉丸子,同样的食材,每家做出来的色、香、味不尽相同。饭店里会把扒肉条摆放在盘子周围,中间堆放肉丸子美其名曰:团团圆圆。
  过年,除了吃和玩,还有很多民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初一,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初二,回娘家,请女婿。初三,耗子娶媳妇,早歇晚起睡个饱。初四,不出门,迎接灶王爷回家。初五,俗称破五,接财神。初六,倒垃圾,送穷鬼。初七,不吵架,不骂人。初八,游八仙,袪百病。接下来就有街头文艺表演,除了扭秧歌、小车灯,还有高跷和挠搁。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次日,再给供了半个月的先祖好好炒几个菜,拜一拜。到此,年就算过完了。

索奎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