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乡村领头羊 铺就百姓致富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年的扶贫生涯,从机关干部,变身为农村女汉子,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守护一方沃土——她就是就职于柳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马爱玲。2016年被派驻扶贫下乡至今,她致力于为百姓纾困解难,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铺就出村民的“致富路”。

“门外汉”走上了帮扶路

双卜咀村七咀八岔,地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地理位置偏僻。回忆起初次去村里的场景,马爱玲说:“二十几里路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好容易到了村委,迎面两孔旧窑洞,院墙破裂,院内杂草丛生,屋内仅有的几张破旧桌子还落满灰尘。”

“一个女同志哪能受得了这苦?赶紧回去找领导申请撤回吧。”当时一起来的同志劝她道。沉思片刻后,马爱玲给自己打了打气。“老百姓有需要,自己怎么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于是,她对那个同志说:“如果村子好、村民富,还需要咱们来帮扶吗?放心吧,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就这样,她从一个长期坐办公室从事业务工作的“门外汉”开始了精准帮扶、脱贫摘帽的农村之旅。

百姓日子迎来“节节高”

2015年,双卜咀村贫困人口占到全村72.1%,脱贫压力巨大。工作初期,为了尽快熟悉村情,马爱玲走村入户,走访请教村老党员、老干部,寻找全村落后“病根”。

“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我决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马爱玲说。在和村干部的协调争取和相关单位的配合下,2017年自然村互通硬化路5.75公里,自然村内1.5公里,解决了村与村之间的出行问题。

在此基础上,马爱玲带领村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决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村民种植籽用南瓜、绿色谷子、汾酒1号中杆高粱等。”她说。

然而,办法虽好,但村民还是担心企业不按协议收购,不同意种植。于是,她挨家挨户做工作,向村民保证“如果企业不收购或者不保价,损失部分由我来承担。”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试点工作终于铺开,从2016年起,村里种植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了使村民掌握一项就业本领,马爱玲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吕梁山护工”和技能培训政策。这些年,她累计动员125名群众参与培训,劳务输出894人次,务工经济收入户均达到了11000元。

纾困解忧情暖乡邻

7年来,她走遍了村里的山山洼洼,访遍了家家户户,群众有难处,都想尽办法帮助。2020年7月初,马爱玲接到乡长的电话,说有个扶贫对象住院要报销,让帮忙去办理。

接到电话后,她连中午饭都没吃,急匆匆跑到脱贫户家了解情况,经过一下午沟通,她得知脱贫户王宝连因儿子下肢瘫痪住院,医保报销后治疗费用还是偏高,想让政府给予救助。针对这种情况,她先后去咨询了镇卫生院、县医保局、民政局,多天的辗转周旋后,民政局、镇政府给予了其社会救助4000余元。

2021年王宝连孙子考上大学,马爱玲又发动单位职工捐款17800多元。收到这份“沉甸甸”的捐款,王宝连拉着她的手眼含热泪,不停地说“谢谢”。

于马爱玲而言,这宝贵的7年,更加坚定了她奋发的状态。“细细想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些发生在自己和老百姓之间的小事,但却成为了我最珍惜的时光。”她说,今后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儿,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带领乡亲们持续前行。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