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占军:让农业“智慧”起来 让农民鼓起“钱袋”
胡占军:让农业“智慧”起来 让农民鼓起“钱袋”
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一颗颗结满果实的果树,一处处绿意盎然的农田……初秋时节,朔州市朔城区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园区内瓜果飘香,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记者见到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省、市、县人大代表胡占军。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当地产业兴了、农民富了,乡村振兴焕发出新活力。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胡占军是东北朝阳人,20岁就走出来闯荡,当过兵、搞过营销、做过买卖、也打过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他来到朔州市红旗牧场当工人,平日里,十分注重学习农业各方面知识。
“牧场有田地有畜牧,我看到当地农民还在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耕种着传统作物,感觉到传统农业也好,设施农业也罢,要是在技术上跟不紧时代的步伐,农业就会饱受一个漫长的休眠期。”胡占军说,那时起,他就萌生了一个创业梦。
从那以后,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到周边搞种植蔬菜调研,翻阅大量相关书籍。直到2009年,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在他心里成熟后,胡占军便主动离开红旗牧场,带领沙塄河村100多户村民组建了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
“以科技为先,才能永葆活力。”胡占军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农林产品的研发、测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工作,并在大棚蔬菜、水果种植、种苗培育、林木栽培等方面狠下功夫。
“我们先后与多家国外的公司以及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农业方面的权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多次邀请中外专家来合作社进行指导、培训,探究现代农业发展新路。”胡占军介绍。
产业铺就农民致富路
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合作社先后引进水果、蔬菜等100多个国内外先进品种进行驯化、栽培并推广;成立了菜农种植培训中心,先后培训菜农果农15000多人次;建立起年产1000万株的集约化无土育苗厂;完成自主创新的日光节能温室等。
合作社开展反季节栽培,不仅终结了朔州地区冬季不能种植茄果蔬菜的历史,更让大家在各个季节都能吃上本地生产的物美价廉的不同品种、品质的水果、蔬菜,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当地百姓就业增收问题,带领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如今,晟源合作社年蔬菜产量达5800吨,水果产量1000吨,极大地丰富了蔬菜水果市场,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建设菜篮子工程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示范作用,已带动周边乡镇1500户5000亩地蔬菜种植。
这些年来,每完成一项任务都倾入了胡占军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但他却乐此不疲。她说:“企业发展不为挣钱,为的是落实政策惠民生,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不断提高功能绿色产品的品质,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心系“三农”建言献策
由于一直奋斗在农业战线的最前沿,胡占军获得国家、省、市多项荣誉,并于2011年当选为朔城区人大代表;2015年当选为朔州市人大代表;2017年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胡占军来说,人大代表的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我是来自农村第一线的代表,从业农业种植、管理、物流销售,有着30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我必须努力把人民的利益体现好,维护好。”
针对“三农”问题,他经常到全省调研,掌握农业最新科技信息,了解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关于设立朔城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加强晋北地区现代设施农业政策支持和完善信贷政策的建议》等议案,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惠农政策,对当地农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今年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议朔州市朔城区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春秋拱棚产业。“如果朔城区每年春秋拱棚以5000亩的面积递增,连续发展5 -10年,就有十万亩左右的设施农田,在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更极大提升了蔬菜的供给量。”他说,“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朔城区在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方面的地理交通优势,弥补南方蔬菜换茬空档期,便能打造‘北菜南运’棚膜经济新模式。”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