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新能源绘就“双碳”底色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不用见医生,AI在线体检,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亚健康体检;不用下矿,VR技术沉浸式体验,安全快捷掌握掘进技术;农光互补,单体光伏发电项目,助力山西实现“双碳”目标。9月2日,在2022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现场,众多“黑科技”惊艳亮相,服务百姓,改善生活,推动绿色发展,令人震撼和惊叹。

中医机器人 为健康保驾护航

“看镜头、吐舌头、伸手!”9月2日,在山西馆,一台一米高的智能机器人前,排起了长龙,参观者纷纷排队向“机器人医生”问诊。

一名男士跟着提示做出相应动作后,不到一分钟就等到了诊断报告。“挺准!显示心理年龄27岁,属于平和质、血瘀质,黑眼圈三颗星,皮肤略微缺水……”参观者仔细阅读报告,频频点头,“平和体质说明身体素质不错,但血行不畅、舌质紫黯,表现为易烦、健忘。”

针对体验者以上问题,智能机器人给出建议,可以尝试喝丹参茶,活血祛瘀,安神宁心,也可以喝益母草粥,利水消肿,要少食用绿豆、冬瓜等生冷食物。

“这款中医Al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传统中医中的三诊合一,对用户的中医体质做出全面的健康评估和调养指导。”山西慧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鹏伟介绍,“从心理、饮食、作息、运动等全方位角度治未病,深度解决亚健康人群的体检和治未病的痛点,通过调节自身免疫系统改善体质,为维护人类健康做出新贡献。”

疫情期间,“中医AI在线检测”服务,帮助超过5万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在家免费做体检,在生活规范中提升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度过难关。

VR掘进机仿机 沉浸式高效学习

“佩戴上VR头显,你将进入煤矿一线作业中,沉浸式模拟矿下打巷道。”在山西焦煤展区,掘进机仿真培训实操体验一体机惊艳亮相。

体验者进入场景后,系统根据矿下典型事故案列情景,进行事故过程还原,让体验者在沉浸模式下体验事故的发生过程,从而掌握如何应对事故,解决问题。

山西凯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燕军介绍:“过去新入职的矿工培训,主要靠口头传授和老技工传带。岗前培训教育相对晦涩、枯燥。如今可实现仿真掘进机与虚拟掘进机、虚拟掘进场景的交互,完成实时、实景、实物的沉浸式学习,帮助矿工短时间内掌握作业要领,大大缩短培训周期。”

“一体机能实现720度无死角、直观地看到井下场景,效果逼真、冲击力强。”马燕军说,“培训内容包括实操教学、实操训练、实操考试、理论考试、人员管理5大版块,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农光互补 促进新能源光伏产业发展

在临汾展馆,洪洞1GW光伏发电项目的展板前,引来众多企业家围观,他们对项目进行详细了解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是目前山西规划实施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光伏发电项目。”华翔(洪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旗说,“我们将打造洪洞1GW光伏发电项目,拟投资40亿元,建设1GW‘农光互补’‘源网荷储’光伏电站复合项目。”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2.3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644吨,减排氮氧化物3172吨。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基础上,该项目将为洪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该项目,华翔将绿电自发自用比例提升至10%以上。

临汾市促进外来投资局项目促进科郜磊表示,临汾当前智能化矿井、非常规天然气及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源网荷储”等一大批能源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原煤产量达到8400万吨,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21.28亿方,发电量达到268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高到27%,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西新闻网记者 卢奕如

(责编:王晓艳、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