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走出乡村振兴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走进太原阳曲县西凌井乡北小店村,村民们洋溢着笑容。为聚焦群众需求,小店村党员干部使出“十八般武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通过党建引领强化民生服务,打通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餐厅的“最后一公里”,点亮乡间小道一盏盏路灯,助力医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走稳乡村振兴路。

帮扶农产品“走出去”

早晨6点,天还没大亮,村北河道旁大棚内,已然是一幅热闹的景象。300斤莴笋、苤蓝、茴子白、芹菜、水萝卜已经打包装车完毕,正准备送货。这是北小店村党支部开展消费帮扶的一个缩影。“太好了,今年的收成终于有希望了!”村民杨德义看着一筐筐蔬菜从村“两委”工作人员的手中打包装车时,难抑激动之情。

杨德义有17个大棚,内有莴笋、茴子白等,是村里种植大户,带动周围4户脱贫户就业,受疫情影响蔬菜滞销。对此,派驻在北小店村的驻村队员们利用回市区办事的空闲时间,积极帮助杨德义带货,发布帮销蔬菜倡议书,呼吁单位干部职工把日常消费行为同消费帮扶行为相结合,助力村民稳步增收。村党支部还积极联系太原一所大学食堂8个就餐窗口,以高于批发价点对点销售蔬菜,帮助杨德义的健康蔬菜走出大山、走进校园。

为帮助村民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北小店村党员干部积极谋划,启动“代销+消费帮扶”模式,采取代销、助销等多种方式,帮扶村民们销售蔬菜。以杨德义为例,已累计创收6500余元。他逢人便夸:“这趟‘致富顺风车’,拉走的是菜,留下的是幸福!”

点点微光照亮“心间路”

以前,北小店村原有的路灯经常不亮,一到天黑整个村里黑压压的,晚上出门经常要打手电筒,上了年纪的老人夜里出行更是不便。北小店村“两委”了解情况后,把北小店“亮化”提基工程纳入民生服务专项活动来抓,经过实地勘察,结合不同位置的照明需求以及居民出行条件等因素,安装50盏太阳能路灯。

“新安装的路灯不需要铺设地下线缆,不需要支付照明电费,使用寿命长,傍晚、早晨自动开关,安全方便又节能环保。”村民们都高兴地说,“晚上有了路灯,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跳跳广场舞,路灯下散散步,丰富自己的夜生活了!”

“现在路灯亮了,我们晚上可以放心出门散步了,这一盏盏灯光不仅照亮村间小路,更是照亮了我们的新生活呀。”看着村里刚刚安装好的路灯齐刷刷地亮了,北小店村的刘大娘高兴地说。夜幕降临,北小店村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也逐渐亮起,点点灯光,照亮村民出行道路,也照亮了乡村振兴路。

“送医下乡”义诊暖民心

天气炎热,但是挡不住党员干部们为村民送健康的心情。近日,太原市医疗保障局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的专家来到北小店。迷彩服,绿军装,闪闪发光的血压测量仪,是这场义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血压有些高,平时有头晕胸闷的情况吗?”“您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平时在吃什么药?”参加义诊活动的专家们细心问诊把脉、专心检测检查、耐心答疑解惑。当日义诊活动咨询群众共180余人,义诊270余人次,为百姓带来科学的生活理念,增强村民健康意识,保障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让医保、医疗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刚测完血压的村民李大爷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专家们来到北小店义诊太好了,给我们免费看病送药,为我们的健康把关,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专家们非常有耐心,也特别专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专家的高水平诊疗服务真幸福!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贴心、又便民,真是实实在在为大家办实事、做好事!”

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喜人形势下,如今的北小店村既是把百姓琐事记心头的“百事通”,也是加强密切党群关系的“千丝绳”,党员干部们充满干劲、力争为乡村振兴贡献“红色力量”。

山西新闻网记者 卢奕如

(责编:王晓艳、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