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也可以“很绿色”
煤炭也可以“很绿色”
煤炭,曾几何时,是一片葱茏的绿色。那些饱含天地精华却深埋暗夜的远古植物,在经年累月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重生为开启现代工业文明的“光明使者”。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那一片葱茏在几度“蒙尘”后,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次涅槃成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海”。是的,煤炭原本“很绿色”,也可以“很绿色”。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2022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在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追寻“绿”从何来?我们看到:山西焦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创造性地制定了“三个三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11346”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坚持环保底线、守护碧水蓝天、探索“双碳”路径,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山西焦煤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说:“做好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效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山西焦煤向“绿”而行,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环保型企业。
曾经的杜儿坪矿矸石山如今已是美丽生态园
“变废为宝、吃干榨净”: 一块煤矸石的“循环之旅”
“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的矸石山,曾经燃烧了整整60年。”走进如今的杜儿坪矿,那座见证了时代变迁的矸石山,花开正艳、满目青翠。“我刚来矿上时,就是不下井,每天裤腿、脚面上也沾满了煤灰。特别是这矸石山,一到雨季就冒烟、着火,呛得人直流眼泪。”杜儿坪矿宣传部长扬智感慨地说。
“之前的煤矸石一直在老西沟堆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灭火是矸石山治理工程的关键。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利用热红外成像灭火监测技术,实现了着火点的精准定位;采用火源挖除换填或钻孔注浆灭火工艺,彻底根除了比较顽固的着火区域;同时,坚持近自然生态系统重建,将植被成活率提高至98%。”面对记者,杜儿坪矿环保健康中心主任白保元侃侃而谈。
煤矸石,是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也是我国目前存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我省大宗工业固废堆存量约14亿吨,其中仅煤矸石就达9.2亿吨,环境问题格外突出。
2019年,山西焦煤立项开展了“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研究”,投资1.85亿元建设东曲矿井下充填试点项目,并于2020年底竣工验收。该项目不仅是全国第一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也是山西第一个成功落地的矸石充填开采项目。
煤矸石在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变废为宝
走进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记者在原料车间看到,煤矸石在经历粉碎、搅拌、陈化、转配、进炉等工序后,
“摇身一变”成为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煤矸石砖,仅这一个车间的年产量就达1亿块。同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热进行循环再利用,为办公区、生产区、井口防冻和职工洗浴提供了清洁高效的稳定热源,替代了矿区全部燃煤锅炉,每年可节约标煤1万余吨。
据悉,截至2021年底,经坊煤业新型建材厂已累计生产煤矸石砖9.22亿块,累计消耗煤矸石336万吨,减少占用耕地560亩,节约固体废物运杂费1.55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近年来,山西焦煤深耕、精耕煤炭绿色开采,针对废气、废水、废渣、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近三年,集团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4座,省级绿色矿山13座,集团公司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矿厂10座,在“变废为宝、吃干榨净”中贡献了“焦煤智慧”。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古交电厂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一家煤企的“蓝天保卫战”
“作为太原市、古交市和西山煤电古交矿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电厂替代了供热区域内大量中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房及‘城中村’小锅炉321座,每年可节约标煤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8万吨、粉尘排放2.9万吨,有效地改善了太原和古交地区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古交电厂,兴能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杜慧文说。
集中供热既是事关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坐落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五对生产矿井中央的古交电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供热面积达8300万平方米。杜慧文介绍,鉴于其“区位”优势,古交电厂所用燃料为周边选煤厂的洗中煤、煤矸石和煤泥,燃料通过运输皮带和铁路专用线运至与电厂配套建设的封闭配煤厂,最大程度减少了燃料运输环节的污染。水源主要采用东曲、西曲、屯兰、马兰矿的矿井疏干水,机组全部采用直接空冷技术,节水效果显著。
来到厂区二期600MW机组集中控制室,操作台前的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机组运行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浓度的检测结果。通过大屏幕,还可以实时监控预警设备的运行状态,真正实现了“可视化值守,智能化管控”。
近年来,山西焦煤针对燃煤锅炉替代、煤炭储装运系统改造、VOCs治理等重点,持续加大投入,仅2021年就投资了近3.5亿元,推进了36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同口径统计下,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9.15%、3.88%、10.09%,“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鱼儿在经过净化的矿井水中畅游
“物尽其用、碧水长流”:一个花园式矿区对水的“执着”
走进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目及之处是井然有序的设备、干净整洁的道路和郁郁葱葱的绿植。尽管位于城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中矿”,但却是人们交口称赞的“花园式”企业。
经坊煤业矿井水处理厂负责人冯志军介绍,早在2007年,公司就投入建设了工业场地污水处理厂,分为矿井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两大系统,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矿井水日处理量约2000立方米、生活污水日处理量约300立方米。
“2018年,我们新增了深度脱氮系统、膜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有效去除水中氨氮等污染物。同时,还探索在澄清池中养鱼,用处理后的水养花。”站在污水处理车间二楼的旋流澄清池旁,冯志军颇为自豪。
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中华(左二)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中华坦言,近年来,在国家对矿井水排放管理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公司积极探索生态式新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重点打造具有“经煤特色”的绿色生态式污水处理车间。处理后的矿井水,可复用于井下生产、道路清洒和绿化用水,有效地减少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破坏。
2021年,山西焦煤制定了《对标一流创建标准化污水厂行动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将集团所属企业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标准化污水厂。截至目前,已完成西山煤电屯兰净化水厂、霍州煤电干河矿、华晋焦煤沙曲一矿生活污水处理站等12座标准化污水厂创建工作,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践行责任、阔步前行”:一份“双碳”路上的国企担当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原煤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碳排放总量居全国前列。山西的能源转型之路,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双碳”目标引领下,山西焦煤旗下的兴能发电公司作为山西2019—2020年度全国碳交易市场控排企业之一,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批交易并完成履约。虽然是“初次经历”,却积累了“宝贵经验”。杜慧文说:“碳作为有价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着深远影响,碳市场不仅促进发电行业重视碳减排,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山西焦煤华晋焦煤沙曲二矿地面控制台
在碳减排交易领域,山西焦煤华晋焦煤电力分公司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10月,该公司就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组织成功注册CDM项目,共核查签发碳减排量46.58万吨;2017年3月份,又率先在国家发改委提交了CCER项目备案资料,以期成为国内首批甲烷利用的CCER项目碳减排交易单位。
此外,由于所属的沙曲一、二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该公司还积极探索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建成了高低浓度瓦斯发电、供热及余热利用于一体的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华晋沙曲模式”。山西焦煤副总经理杨清民介绍,集团现有瓦斯电站22座,年利用瓦斯量为240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达6.9亿度。
山西焦煤董事长赵建泽说:“近年来,我们每年平均环保节能资金投入约10亿元,开展环保节能重点工程100余项,在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多重目标。”
在山西焦煤的采访经历,不断刷新、颠覆着记者对一家煤炭企业的认知:没错,煤炭原本“很绿色”,也可以“很绿色”。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山西焦煤集团扛起国企担当、勇挑“双碳”之责,以“生态底色”检验“发展成色”,在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建设美丽山西、美丽中国贡献了一套“焦煤方案”、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
采写:郝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