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污水变清水” 见证汾河好风光
近日,山西网友直呼“汾河又见好风光”。这清粼粼的汾河水,少不了污水厂的一份功劳。太原每日产生污水约90万吨,经过处理,浑浊的污水“脱胎换骨”成清澈见底的净水,哗啦啦地奔向汾河,确保汾河水质达标。那么,污水如何变成清水?5月19日,记者来到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东里解村的太原汾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步工程现场,揭秘强大的污水处理工艺。
汾河好风光
6道工序让污水变清水
“看!浑浊的污水经过6道工艺流程,变成清澈的净水。”项目经理张均自豪地说,“这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一期二步工程,5月15日正式通水运行,一天处理污水20万吨,加上去年投入运营的一步工程,一天共处理污水35万吨,占太原一天产生污水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何让一泓清水入汾河?记者来到在工程现场,只见整个项目已实现全自动化无人运作。最吸引人眼球、最直观的一道工艺流程,就是生物池。在硕大的水池里,黑色的污水形成巨大的漩涡,不断涌动。项目经理王均介绍:“污水依次进入粗格栅、细格珊、初尘池,再进入这个生物池,池里有推流器不断搅动污水,促进污水接触氧气,产生活性淤泥,形成水泥分层,淤泥沉淀后,上层的清水将进入膜池。”
生物池正在处理污水
“这个膜池就像我们家中净水机里的滤芯一样,具有过滤功能。”沿着狭长的走廊,记者来到膜池。王均生动地讲解:“这是最核心的一道工艺流程,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它的先进体现在占地面积小,需要的设备少,但整合的功能多,效率高,过滤后产生的水质稳定。从这里出来的水,经过最后一道工艺消毒渠,就变为清水流入汾河支流了。”
最终流入汾河的水到底有多干净?面对记者的提问,项目经理王均信心十足:“从我们这儿出去的水,清澈见底,跟游泳池的水是一个标准,可以用来养鱼、浇花,达到景观用水、工业用水的标准,无毒无害。”
18个月的工期5个月完成
谈到这期工程的建设初衷,太原市城管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王保定介绍:“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亲临汾河调研时提出‘让汾河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总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同年年底,我们启动了太原汾东污水厂一期工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5.65亩,结合太原市排水规划建设情况分两步实施,一步工程每日可处理污水15万吨,已于2018年12月29日通水运行。二步工程每日处理污水20万吨,采用MBR污水处理工艺,投资约5.56亿元,于今年5月15日通水。
项目经理介绍膜池的功能
“我们创造了很多奇迹!”回忆起刚通水的二步工程建设过程,太原市城管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王保定感慨万分:“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6月底汾河断面水质达标的总要求,二步工程于去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以来,期间克服了冬季施工、春节假期、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
“尤其是疫情期间,复工人员返并比较困难,加上物资大多采购于重庆、浙江等地,物流慢也导致工程难开展。”太原市城管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王保定说:“我们排除万难,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人员短缺和材料紧张等问题,昼夜作业,参建人员高峰期多达1500余人,每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最终,原本计划18个月完成的任务,我们花了5个月提前完成。”
改善水环境美化汾河
“这项工程有力提升了太原市小店南部区域污水收集率,改善了太原市周边水环境。”太原市城管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王保定说,“同时,也为解决太原市汾河断面水质污染问题、美化汾河、美化太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污水经过六道工序变为清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眼下,太原汾东污水厂的建成,将对太原市南部区域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汾河流域太原段温南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发挥巨大的作用,也为实现习总书记今年5月提出的“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和“锦绣太原城”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新闻网记者 卢奕如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