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茂代表:农村充电桩建设提质扩面 赋能村民绿色出行
马德茂代表:农村充电桩建设提质扩面 赋能村民绿色出行
近年来,电动汽车大范围普及,惠及城镇乡村,充电桩作为推动绿色出行、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文水县南安镇杨乐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德茂提出了关于对农村充电桩建设提质扩面的建议。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和主要交通干道,在农村,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渐增加,但充电设施相对匮乏,新能源汽车用户在充电时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不利于实现绿色交通全面转型。”马德茂说道。
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农村老旧小区建设时未对新能源做统一规划,自建房电容不足和停车空间不够,现有条件无法满足充电桩安装,日常充电极为不方便;村民自行安装居多,私搭乱接,施工无资质、安装不规范、用材不合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此,他建议政府应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充电建设的补贴政策,降低建设成本,吸引更多充电桩运营企业参与到农村充电桩建设中来;电力部门需对农村电网进行优化升级,确保能够满足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并提前布局和规划,为快充桩的建设提供电力保障。
同时,他认为,要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在农村设置更多的充电站点。其中,快充选址应结合农村的集市、村委会、村卫生室等人员活动频繁的公共场所建设充电桩,慢充根据周边住户的电车存有量,按每天行驶40公里推算,每7辆电车匹配一台充电桩,既方便村民充电,又能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
在规范建桩标准方面,他建议从电容电量、用材用料、施工作业规范等多方位验收,并对充电桩及安装工程做3年以上的质保,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质保时间,保障绝对安全。
除此之外,他建议我省推出充电优惠政策,对农村居民使用充电桩,可以在电费价格上给予一定的折扣,或采用积分制,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或减免后续充电费用等。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