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微治理 构建基层大平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王所长,太感谢你们了,快进来坐下。”近日,看到辖区派出所所长和法官、物业、网格员来回访,老张急忙热情地迎了上去。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张残疾妹妹的户口问题,派出所巧用“四方力量”,为其减免物业费、申请残疾补助、进行司法联调,并将其户口迁移至集体户,为其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是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用四方融合新模式,打造基层治理警网融合新样本的一处缩影。近年来,万柏林分局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理念,主动将社区警务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建强社区警务团队,探索建立“警务人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社会力量”的四方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一幅平安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队伍融合实现平安联创

辖区人口多,工矿企业多,老旧小区多,警务工作繁多但警力不足,是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于2023年6月,提出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与全科网格有机融合,探索构建“四方融合”服务管理模式。

依托万柏林分局首创的“双网格长”机制和“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进班子”机制,社区民警在辖区组建“四方融合”工作队伍,带领网格员、物业人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社区民警有了身份,开展工作也就有了底气。”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副局长张军介绍,目前分局15个派出所所长已全部兼任辖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110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分管综治工作。同时,社区书记和社区民警担任双总网格长,通过建立岗位职责管理、日常巡查、信息采集等工作制度,共同统筹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等9项基层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万柏林分局还先后与民政局、共青团、教育局、妇联、卫健委等多个部门建立精神病人救助兜底机制、反诈联合宣防机制、反家庭暴力联调机制、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机制等共21项,为“社会力量”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万柏林分局“四方融合”共吸纳各类力量共8708人,其中包含社区民辅警376名、专职网格员1932名、301家物业的从业人员4948名、其他社会力量1452名。

阵地融合推动工作联动

“我要补办户口本。”3月23日一早,辖区群众李先生地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巷社区综治中心。原来,李先生离婚后,与妻子因孩子探视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眼看就到了上学报名的时间,妻子却不肯归还户口本。对此,和平北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刘玮立即通过“四方融合”工作群发布工作线索,组织法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多次调解,终于在4月5日双方就探视时间达成一致。

这种加挂“综治中心”的多功能警务室,正是四方力量实现阵地融合的重要场所。警务室内双网接入,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入驻合署办公,物业和社会力量不定时参与,可实现社区警务、党群服务、网络管理、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

“实体化运作、实战化运行的警务室让我们在社区有了自己的工作阵地,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居住证登记、户政业务咨询等公安业务都可以在警务室完成,这里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刘玮对此感触颇深。

截至目前,此类多功能警务室已建成35个。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社区民辅警保证每周四个工作日在警务室工作,网格员保证每周五个工作日,物业和社会力量定期参加警务室工作,警务室真正成为了群众身边的“安全感”。

职能融合带动问题联治

搜集前日警情、触网类预警信息,迅速筛选、查重、分析、研判……为了将工作清单在9点前推送至平安太原综治平台,每天9点前都是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基础管控中心民警张华最忙碌的时刻。

记者了解到,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基础管控中心是太原首家基础管控中心,其整合反诈、人口等警种力量资源,统筹反诈精准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基层基础工作的任务准入、整合、派发、反馈和支援。

“网格员、物业、社会力量遇到安全隐患、社会治安问题、矛盾纠纷时,会第一时间上报综治平台,社区民警跟进处置。”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暴玲玲说。

与此同时,社区民警一“吹哨”,多方力量也会迅速“响应”。4月3日一早,长风派出所社区民警就带着“四方融合”工作小组赶到辖区的菜鸟驿站。“看,这种简易包装、全量信息的快递很可疑。”“这种很轻的,包裹内没什么东西也很可疑。”大家不停地交流着。民警告诉记者,近期辖区快递引流诈骗案件高发,不少群众受骗,为了有效阻断群众受骗,他们每天都会对快递进行筛查。

日常基础数据联采、矛盾纠纷联调、重点要素联管、治安防范联巡、安全隐患联查、重大事件联办、防范电诈联宣,四方力量联动,既增强了巡防力量、节约了警力,又实现了处置快、流程短、更高效。

以社区“微治理”,构建基层“大平安”,万柏林分局“四方融合”工作渐显成效。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6%,特别是电诈警情同比下降35.7%,财产损失同比下降35.01%,辖区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郝亚红、王晓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