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创业5年发射19颗卫星 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创业5年发射19颗卫星 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在云遥宇航的研发部,李峰辉查看一款设备的测试情况(6月4日摄)。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5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对于李峰辉来说,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但依然心潮澎湃,因为这次任务搭载发射的河北临西一号卫星、张江高科号卫星和云遥一号26星的核心载荷均是由他和团队自主研制的。
然而,李峰辉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和团队正怀揣着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1988年出生的李峰辉是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在读书时,李峰辉了解到我国的气象数据国产化程度低,容易受制于人。2019年,还在天津大学读博士的他,创办了云遥宇航,致力于通过低轨卫星组网方式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空间气象数据。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2021年,他们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兼具小型化、低成本与数据采集应用高效性的卫星——天津大学一号,这也标志着“云遥星座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通过90颗气象卫星组成一个名为“云遥气象星座”的卫星网络,以收集海量的空间气象信息。
在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云遥宇航展厅内,一块超大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卫星各项数据。“截至目前,我们已发射19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和2颗载荷搭载卫星在轨运行,每天可生产数万条大气廓线数据。这些数据如同'菜品'原料,经专业加工后能做出定制化的'菜肴',供航海、航空、新能源等行业用户使用。”李峰辉说道。
“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需要脚踏实地。”李峰辉对他的气象星座计划充满信心。云遥宇航计划今年下半年平均每月发射一次,全年完成41颗卫星发射。未来,还将在天津建立气象中心和卫星标准化生产基地,用中国人自己的卫星数据,为更多用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李峰辉在云遥宇航的办公室内办公(6月4日摄)。
在云遥宇航的展厅内,李峰辉(右一)向前来参观的客户介绍公司卫星产品服务(6月4日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李峰辉的肖像照。
在云遥宇航的研发部,李峰辉测试一款卫星核心部件的集成电路板(6月4日摄)。
2019年,李峰辉(左四)和团队成员在研发室中合影(资料照片)。
在云遥宇航的研发部,李峰辉和团队成员讨论一款卫星核心部件的集成电路板(6月4日摄)。
在云遥宇航的研发部,李峰辉测试一款卫星核心部件的集成电路板(6月4日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李峰辉和部分团队成员的合影。
在云遥宇航的展厅内,李峰辉查看显示屏实时显示的卫星各项数据(6月4日摄)。
在云遥宇航的展厅内,李峰辉查看显示屏实时显示的卫星各项数据(6月4日摄)。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