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车间缓解劳动力市场“两难”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汽车配件“微车间”里,女工在缠绕汽车线束。近年来,该市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开设乡村“微车间”,企业提供原材料,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既能解决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又方便了农村群众务工、顾家“两不误”。
  毋庸讳言,现在不少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有“两难”现象。一方面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这“两难”现象的出现,原因肯定有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并非不想就业,而是不想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去工作。特别是一些农村留守妇女,她们很想在离家近的地方找工作,但缺岗位;如果要出远门去工作又有思想顾虑,怕照顾不了家庭和孩子。如何才能实现就业与顾家两不误?这是她们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好了,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各乡镇、村组开发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农房、校舍、厂房、市场、仓库等集体资产,大力引导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布局,在乡村兴建“微车间”。这些“微车间”搭建起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平台,送岗位到户,让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免去了他们在外打工的租房、交通等费用,相当于实际增加了打工收入。还有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众多农村妇女消除了后顾之忧,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的愿望。
  笔者以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兴办乡村“微车间”,具有企业和劳动者双赢的效果。最明显的好处是既缓解了企业劳动力短缺难题,又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这种因地制宜缓解劳动力市场“两难”现象的思路和做法,值得点赞和倡导。

周家和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