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应有序回归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吃早餐、买水果只能进门店,修鞋、配钥匙、缝补衣服,要到背街小巷苦苦寻找……如今在一些城市,环境建设得美了,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了,然而,老百姓生活当中遇到的“小修小补”难问题,似乎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城市,应该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种种“小修小补”之类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关联着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到百姓生活的便捷舒适。特别是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地老年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对于“小修小补”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就强调,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着力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小修小补”不便,普惠型养老服务未免存在一定缺憾。
  可见,“小修小补”关乎民生,小事不小。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城市的就业空间,影响城市的人文底色。“小修小补”,疏忽不得。
  改进“小修小补”服务,让城市更具烟火气息,实乃多数百姓所盼。令人欣喜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大众关切,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前段时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如此努力,合乎现实要求,顺民意得民心。
  关注百姓之需,完善“小修小补”,既需要上级部门创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各地城市管理者的协同配合。为了促进“小修小补”的规范发展,各地应统筹协调处理城市管理与便利百姓之间的关系,可以因地制宜,划定路段、时段引导有序经营;也可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型的邻里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等“一店多能”场所,方便“小修小补”入驻。除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资源,各地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中还须未雨绸缪,无论是布局新小区还是改造老旧小区过程中,及早将“小修小补”等配套服务功能考虑进去,通过精准管理使城市秩序不乱,便民服务更优,民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周慧虹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