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乡村振兴——人才篇】刘建平:紧握壮大集体经济的金钥匙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夏日的壶关县石堡寨村,万物繁茂。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村民张清岭正和几位村民一起采摘红艳艳的旱地西红柿。
  “村委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将大家的土地流转过来,统一投资修建大棚,然后再按每平方米4元的价格承包给大家,不仅解决了撂荒地问题,还解决了我们建大棚的资金、技术等难题。”
  “村里发展了‘满壶香’葵花油等10多个‘乡字号’‘土字号’产业,农产品不愁销路,大家还能打工挣钱。”
  见笔者采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诉说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平上任以来带给村民生活的新变化。
  刘建平原是寨上村党支部书记,去年并村后又担任石堡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以来,他带领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打开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门”。
  石堡寨村是壶关县今年唯一入选的“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建成高质量示范村,刘建平把分田到户形成的“小条田、补丁田”,流转为集中连片“规模田”,从“单打独斗”变成“统一经营”,从“碎片化”耕种到“集约化”经营。投资1300多万元,开工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旅游观光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旱地西红柿大棚153个(总数191个),通过招商引资建设300亩老干妈红辣椒供应基地,解决劳动力50余人。建成100kW、171kW的光伏电站各一座,村集体年增收32万余元。利用西堡水库,种植千亩油葵,岸边种植格桑花,举办了两届太阳花旅游节。村民们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越来越多人选择回村创业、就业,村子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
  “产业园区水路电齐全,我一口气承包了21个蔬菜大棚。种植的是晚熟品种,错峰上市,销路不用愁。1个大棚最少也能挣2万元。”承包户贾红军说。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平说:“今年,村集体收益应该能突破100万元。”石堡寨村将继续聚力发展集体经济,依托现有产业,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展销园、康养产业园,让乡村振兴路更宽、村民生活更美好。
  近日,壶关县组织开展了“晒一晒重点项目、比一比工作进展、评一评工作成效、找一找工作差距”乡镇基层治理“擂台赛”观摩活动。石堡寨村的党组织加强、干部加压、建设加码、发展加速、工作队加力的“五加”治理模式,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打开了村强民富的幸福密码。

秦风明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