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乡村振兴(产业篇)】点评: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关注乡村振兴(产业篇)】点评: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篇全面振兴的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
发展乡村产业,需要抓住一个“特”字,强调一个“融”字。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可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另一方面,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乡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在此方面,各地不乏积极有益的实践。我省沁县充分挖掘黄小米的产品特色与历史文化,以黄小米示范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及仓储展销为主,以米醋、酒、驴胶米粉等养生产品为创新,实现集种、产、研、储、销等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小米”产业链条。同时,在此基础上,衍生以“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研学”“农业+科技”等文化旅游相关业态,形成了自身亮点。浑源县致力于打造“农业生产—加工商贸—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县域经济综合产业体系,形成优质土豆规模化种植、特色浑源凉粉集约化生产、凉粉系列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凡此探索,值得赞许。
发展乡村产业,还需把握两个重点,其一在于人才;其二在于数字化。乡村产业是留住人才的基础,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我省前段时间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到要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意见,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而近年来,在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中,我省从评价标准的制定、先进典型的选树等方面着手,带动农民素质不断提升,促进群众依靠技能增收,如此,实现乡村振兴也就有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至于数字化,其对于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关键是要打通堵点,突破难点。现在,在一些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还不很畅通,农村电商发展的质量还不是很高,亟须对症下药,采取适宜措施加以改进。再有,就是广大农民的数字化理念和运用水平还相对较差,提升其数字化素养迫在眉睫,为此,需要结合农村实际,多方协同参与,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增强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意愿与能力,以此促进产业振兴,“三农”发展。
周慧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