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渐退,活力复始,夜幕下小商贩走出户外,市民欢迎,城管宽容
临汾 后备厢集市开摊喽
疫情渐退,活力复始,夜幕下小商贩走出户外,市民欢迎,城管宽容
临汾 后备厢集市开摊喽
盛夏而至,华灯初上,一辆辆打开后备厢的汽车装点上小灯泡,挂上文艺风的招牌,搭好帐篷,摆上咖啡、蛋糕、冷串等小食。市民点一杯饮料,约上三五好友。就这样在夜幕下,临汾市区的后备厢集市开摊啦。在市区时光颂、新百汇等商超门前,利用汽车后备厢露营摆摊的集市引来不少市民光顾,让临汾的夜晚充满了烟火气。令市民欣喜的是,在疫情对经济造成影响的背景下,城管部门对此给予了宽容和理解。
7月2日晚,笔者来到市区时光颂前的集市,只见多辆汽车一字停放,车主们将后备厢逐一敞开,再摆上冷串、芝士球、现磨咖啡、手作鲜果茶、提拉米苏、手作物件……一辆辆车俨然一家家迷你小店。
“我刚从鼓楼广场听完街景音乐会回来,就遇到了这热闹非凡的‘夜经济’,临汾的夜真是越来越多姿多彩了。”市民李盼盼很兴奋,她说,“自己之前上大学时的逛吃氛围又回归了,感觉像是重回18岁。”
别致的“后备厢集市”,有趣的车多,有趣的人更多。前来摆摊的车主有开实体餐饮店的小老板,也有金融、文化等行业从业者第一次出摊卖货。手作工坊的摊主顾倩倩是一名书法老师,尝试做“后备厢集市”使她积累了一些生意经,在她看来,要想在五彩斑斓的“后备厢集市”吸引顾客,“招牌”可不能落了下风,“我家主做手工制品,想让大家记得住,我们就用了‘美女必备’这个名字,抓住少女的心也就抓住了消费力。”顾倩倩告诉笔者,摊位上的物件全部出自她手,她还结合年轻人的喜好,现场定制内容,频频吸引年轻顾客光顾。
无独有偶,啦啦操老师翟宁在霓虹初上的夜晚,也变成了一名“后备厢集市”的摊主。她说,自己平时就有逛夜市的习惯,出来兼职也是希望增加点收入,“同以前的夜市相比,“后备厢集市”更年轻、更时尚,一辆车就是一家店,我希望临汾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足。”话音未落,翟宁的韩式泡面摊前聚满了年轻人,“我要奶油火鸡面,我要咖喱味的……”久违的热闹让人释放了压抑,充满着希望。
在新百汇星光不夜城,正忙着做人偶粘土的摊主李江,白天在家赶制网上订单,夜幕降临,摇身一变成了“老师”,将教学点搬到了集市,现场教授“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做手工。“好玩、有趣,陪孩子的同时也能赚一些零花钱。”李江说。
“后备厢集市”反映了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里售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情怀和氛围。夜市千灯照碧云,从大街的这一头到巷子的另一端,灯火交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对于生活烟火气的需求和向往,也是职能部门拓展消费场景、提振消费活力的尝试性创新。
赵俊 王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