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起直追 赶超“疫”前】细化纾困举措 助力复工复产
【急起直追 赶超“疫”前】细化纾困举措 助力复工复产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推动压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
其实,这些政策越具体越能打通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例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电价优惠和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6个月内补缴;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这些一揽子实招,从内容到措施等都规定得细而又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有的地方制定惠企政策,只提一些“原则性”要求,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而化之,既没有厘清主体责任,也没有详细分解任务,最终很难抓实抓细抓落地。即使有的地方想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也常常由于举措缺少针对性,困难重重,而很难打通“最后一公里”。
对于一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际工作中阻力会大大减小。近期许多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天津日前发布了《关于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林省长春市提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预计减、免、退各类税费约100亿元,统筹安排3.5亿元创业就业补贴,配套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资金投入……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越具体,举措越细化,责任就越明确,抓落实就越有动力,既便于检查督促,也便于考核评比,抓好任务落实,疏通堵点卡点难点,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当然,细化纾困举措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所以,制定惠企政策,出台具体举措,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只要有利于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这样的政策就是科学的政策,就有利于抓好落实。
申国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