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 遏制“办公室浪费”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民声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从随意领取的办公文具到办公室温度过低的空调,从没喝完就扔的瓶装矿泉水到下班后未关闭的灯及电脑……各种办公室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身边。针对办公室浪费现象,读者普遍认为,虽然今天物质资源日渐丰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勤俭节约仍然是我们应当保持的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则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近几年,我国各行业也在大兴节俭之风,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整治机关单位的餐旅标准、办公面积、公务用车等问题,令行禁止,一时间单位风气为之一变。再比如关乎每个人的“光盘行动”推行,民众不再以“剩菜”为荣,合理点餐成为理性标准,剩菜打包不再为耻。但仍有一项隐形浪费存在于我们身边,那就是“办公室浪费”。
  在节约之风盛行之下,要说公民节约意识淡薄恐怕不妥,毕竟在自己家里关灯关机、纸笔节约等都是随手动作,但在公家长明灯、长开机、长流水、换笔不换芯、用纸不翻面、瓶水不喝完……等现象却普遍存在。说到底是“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的意识作祟,对此,固然要积极倡导,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节约理念和环保意识,但是仅靠倡导,恐怕见效过慢,收效不高。
  对此,不妨从健全机制,完善约束制度来入手。在2020年3月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中称,推动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等,并明确到2022年,力争70%左右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尽快建立节约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落实节约行动,更好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引领作用,已成为各机关单位的势在必行。
  首先,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监管制度,设立考评奖励等,让职工有规可循,不再止于倡导,从口头变为手头。
  其次,细化各项规则,完善办公用品领取制度,通过实践不断调整给出合理办公用品预算。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落实“无纸化办公”,当然,这需要各级单位等多部门相互配合监督,改变办公习惯,以此减少纸张的浪费。更换笔芯应成用笔习惯,会议等瓶装水领取则应按需发放避免“喝一口就扔”……当长期制度形成行为习惯,节约就不需要提醒,而是随手之事。
  当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都力求物尽其用,不再浪费时,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收益,而这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开源更要节流,会过日子才能过好日子。东北地区近些天的停电通知,震惊着多少人,他告诉我们能源不是无尽的,节约能源关乎你我他,应该从你我做起。

王琦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