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 手机“亮证”
打破壁垒 手机“亮证”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和各种不同的证照打交道。办理酒店入住、老人乘坐公交车、汽车年检……如果在办理相关事务时,证件找不到或不慎遗失,将带来极大不便。
近日,全国28个城市开始试点推行机动车电子驾驶证。驾驶人可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申领,电子驾驶证与纸质驾驶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路行驶的机动车驾驶人员未随车携带驾驶证的,扣留机动车,并可处警告或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一次记1分。再如驾驶证丢失或是损坏,补办时也会十分麻烦。
所以,相对于以前的“本子”,电子驾驶证有着更为便捷的优势。不管是遇到检查还是办理相关业务,只要驾驶人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亮证”即可。据了解,电子驾驶证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系统生成,可动态显示驾驶证准驾车型变化、交通违法记分等状态,方便实时查询、实时出示、实时核验。同时,证件采用数字签名防伪技术,有效防止篡改、伪造,保证电子驾驶证真实唯一、安全可靠。这项“云上证明”,让管理部门和持证人都省去了很多成本。
电子驾驶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那其他证照也可以上线吗?这就涉及到扩大“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了。其实很多地方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有城市通过调用医保电子凭证,为跨市就医结算提供便利,并让群众线上看病、线下取药成为现实。还有推出“电子证照卡包”应用服务,群众遇到个人证件遗失、损毁或未携带时,可通过平台调取所需电子证照……
目前,很多“电子证照”的使用仅限于地方尝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关数据不能共享。因此,必须要为国家电子证照库和基础平台建设,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推动证照类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提供标准支撑。其中,数据“破壁”无疑是一项核心工程。去年9月12日,苏浙皖沪三省一市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确定电子证照互信互认试点类型清单、发布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清单、支持各领域应用场景调用核验异地电子证照等,这其实就是对于电子证照的应用壁垒主动“破壁”。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服务管理的电子化、无纸化是大势所趋。破除信息障碍、打通“管理梗阻”、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可以领取“电子证照”,“手机亮证”将拥有更多应用场景,让公共服务更加方便、高效、快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燕语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