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练兵”不可流于形式
防灾“练兵”不可流于形式
近段时间,河南遭暴雨袭击,居民相互救助及各方救援的画面在网上刷屏。这些死里逃生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灾难突然降临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避险急救措施十分重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从大的自然灾害到身边的厨房油锅起火、儿童意外溺水、老人突然摔倒等,都可能不期而至。当这些灾祸突然发生时,很多人往往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结果是错失了应对的最佳时机,造成大的悲剧。
防患于未然是应对灾难、减少伤害、降低损失的最好办法。如今,不少学校、企事业单位也经常组织防火灾、防踩踏、防溺水等避险急救知识学习,但很多参与者只是抱着一种应付心态,走走形式,敷衍了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灾祸离自己很远,碰到的概率很小,学的这些知识根本用不上。另外,一些避险急救知识并不是一学就会,让他们产生了畏难心理。
对此,我们所有人应当明白的是,切不可抱有“灾祸离自己很远”的想法,“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警示。而在平时的防灾“练兵”中,避险急救知识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反复练习,就不容易熟练掌握。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急能力,才能在灾难面前从容应对,减少伤害和损失。为此,笔者建议,避险急救基本知识与技能必须在社会上最大范围得到普及,使更多的人能懂会用。相关部门应将避险急救知识培训送到每一个人身边,让人人都入脑入心、熟练掌握。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公众应急能力培训机制。全社会齐抓共管,平时多“练兵”、真“练兵”,关键时刻就能显身手。
秦风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