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山做“体检”的地质“医生”
为大山做“体检”的地质“医生”
在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谷丛楠(中)和团队成员在实地踏勘(11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谷丛楠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派驻在蓟州区地灾防治工作组的一名工程师,她和她的团队承担着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监测预警任务和当地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工作。
天津市蓟州区曾是京津地区主要的建材基地,多年开采遗留了矿山创面和地灾隐患。谷丛楠和队员们经常要驱车深入露天矿区,实地踏勘废弃的矿山、坑洞,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防治措施。爬险坡、钻山洞、躲蜂窝……向山而去、向险而行是这群地质“医生”的工作常态,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亦是常事。“我们会对这些废弃矿山‘把脉问诊’,让这里的‘生态伤疤’早日愈合。”谷丛楠说。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灾防治工作组成员在天津市蓟州区利用无人机对山体进行数据建模(11月25日摄)。
在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谷丛楠(左)和团队成员在一处废弃矿洞实地踏勘(11月25日摄)。
在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谷丛楠(前)和团队成员在对一处废弃矿洞实地踏勘(11月25日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灾防治工作组成员在天津市蓟州区一座废弃矿山上测量坡面坡度(11月25日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灾防治工作组成员在天津市蓟州区一处废弃矿洞里实地踏勘(11月25日摄)。
在天津市蓟州区,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灾防治工作组成员记录一处废弃矿山山体坡面坡度测量数据(11月25日摄)。
这是在天津市蓟州区拍摄的经修复治理后的一处矿坑(11月25日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灾防治工作组成员在天津市蓟州区一座废弃矿山上实地踏勘(11月25日摄)。
这是天津市蓟州区的一处矿山旧址,近处为尚未修复的矿山,远处为已经治理修复的矿山(11月25日摄)。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