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天文小镇”成长记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图片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银河下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光绘照片,2022年7月24日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上图为2015年5月7日拍摄的天文体验馆建设现场;下图为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天文体验馆(无人机照片)。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依次为“中国天眼”拼装第一块反射面板(左上,2015年8月2日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半(右上,2015年12月16日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八成(左下,2016年3月9日摄)、维护保养期间的“中国天眼”(右下,2022年7月21日摄)。

2022年7月20日拍摄的“天文小镇”一景(无人机照片)。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观看“中国天眼”模型。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观看天文科普电影。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眼光影馆内参观。

2022年7月19日,76岁的黄小妹(右)与老伴在自家阳台上休息。黄小妹家于2016年7月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克度镇马鞍社区。

2022年7月19日,32岁的刘成亮在民宿内整理客房。2016年,刘成亮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航龙村星际家园,并将安置房用于经营民宿。目前,刘成亮所经营的民宿有14个房间,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022年7月19日,32岁的刘成亮在民宿内调试望远镜。2016年,刘成亮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航龙村星际家园,并将安置房用于经营民宿。目前,刘成亮所经营的民宿有14个房间,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022年7月19日,30岁的杨丽在克度镇马鞍社区一刺绣厂内工作。杨丽家是“中国天眼”所在“大窝凼”内的12户居民之一。2009年,杨丽家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克度镇移民安置点。

2022年7月20日拍摄的“天文小镇”一景(无人机照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下奋进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云贵高原大山深处,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有着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天文小镇”。这座曾经闭塞的小镇,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栖身地”。依托“中国天眼”,克度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中国天眼”的建设,平塘县克度镇动工建设以科普为主题的特色天文小镇,大力发展研学产业,天文时空塔、天文体验馆、天文观测演示等20余个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就在今年暑期,“天文小镇”每天都要接待100余个研学团队,日均访客量超过4000人。

“天文小镇”的人气越来越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通过发展“天文科普+研学教育+乡村旅游”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克度镇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从贫瘠乡镇到“天文小镇”,十余年间,克度镇与科技结缘,面貌焕然一新,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座生机勃勃的“天文小镇”正在成长。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