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口碑收视双赢,总策划接受采访
张晓东: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
全剧集结100多位全国头部编导演,全剧组4000多人
《我们这十年》口碑收视双赢,总策划接受采访
张晓东: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
全剧集结100多位全国头部编导演,全剧组4000多人
正在热播的“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迎庆党的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我们这十年》,收视不断攀高,引发追剧热潮。业内外观众点赞该剧“宏大价值微观言说,奇迹故事里有你有我”“讲述了‘接地气、有温度、有共鸣’的中国故事,拍出了生活味和烟火气。”
复盘《我们这十年》的创作历程,该剧总策划张晓东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使命驱动、群策群力”下,11个单元,全剧组4000多人的庞大创作团队打赢了一场创作攻坚仗。《我们这十年》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是因为这部剧以人民为中心,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写出了人民群众的奋斗和获得,让观众在欢笑和感动中感悟这十年的时代巨变。主旋律创作的根本原则在于“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
该剧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华策影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和优酷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咪咕视频热播。
谈创新 从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两方面破题
记者:是什么契机和缘由,让您策划了时代报告剧《我们这十年》?
张晓东:近年来,华策影视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了《奔腾岁月》《创业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外交风云》,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创作了《绝密使命》《觉醒年代》《我们的新时代》。由此,在迎接党的二十大之际,《我们这十年》的选题创作也就势在必行、水到渠成。这次,我们力求站位更高,表达更准,制作更精,用单元剧的叙述方式,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
记者:这十年发展成就巨大,据说《我们这十年》选题报了近200个,最终是以什么标准确定如今这11个单元的?
张晓东:“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歌颂新时代”是我们选题的首要标准;以普通平凡人为主角主线创作,以真情真义真实表达打动广大观众是我们的选题创作目标。
新时代这十年,涉及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供选择的题材浩如烟海。为了能够找准选题、实现创作目标,我们首先学习理论知识,随后从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两个方面去破题。在200个选题中反复筛选,不断聚焦,力求达到思想理念的正确和艺术表达的精湛。
谈幕后 创作《我们这十年》是必须打赢的战斗
记者: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一年内完成11个单元的创作和制作,是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的?
张晓东:“使命驱动、群策群力”是我们这次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艰巨任务的制胜法宝。
《我们这十年》对于一群80、90后的组织和创作人员挑战巨大,可以称之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完成《我们这十年》的项目创作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创作中仅专题创作会就召开了35次,加上华策影视的影响力和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在影视界知道我们的重要任务后,很多优秀的主创主动要求参与创作。11个单元,组织了11支创作管理精英队伍、集结100多位全国头部优秀编剧、导演、演员担纲,全剧组4000多人。
在几经波折完成团队建设后,拍摄环节更是遭遇了疫情、酷暑、时间紧迫的重重考验。许多单元拍出六集的体量,最后精益求精成四集,只为打磨出超越性、突破性的精品力作。
记者: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这十年》在传统和网络媒体上热度很高,您觉得这部剧能够火爆,被观众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平凡人为主角主线,真情真义真实表达,是这部剧被广泛喜爱的主要原因。
《我们这十年》切实表达这十年来普通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见,不拔高不悬浮,只讲真实感人。比如《心之所向》单元,深入田间地头采撷生活原料,真实反映了大同镇年轻人返乡成为种粮大户。《唐宫夜宴》单元,取材自郑州歌舞剧院舞蹈作品,关注背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生活。以正泰集团参与投资建设埃及“本班光伏电站项目”为原型的《沙漠之光》单元,光伏新能源点亮“一带一路”沙漠夜空。
大家在观剧过程中能真实感受到这是我们这十年、大家这十年,也是自己这十年。
记者:您觉得《我们这十年》的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张晓东:这部剧弘扬十年改革发展,讲述了一个个民心所向的故事,给观众、从业者带去正面价值观。同时,这11个故事饱含浓浓的中国味,在全球20多个国家同步播出,展现了中国人在这十年中的新形象。通过故事,回顾这十年,增强了我们的四个自信。《我们这十年》聚焦时代洪流中的平凡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向全国、全世界人民,讲述十年来国家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上发生的变化,激励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奋斗拼搏,去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