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金融时尚两界的新锐设计师、“人大”走出的学霸“亚姐”
王紫菲的斜杠人生 从山西出发
横跨金融时尚两界的新锐设计师、“人大”走出的学霸“亚姐”
王紫菲的斜杠人生 从山西出发
2022年6月底,北京人艺70周年纪念演出《阮玲玉》的舞台上,徐帆以一件绿色抽象森林图案的烂花绒旗袍艳惊四座,这是她演了28年“阮玲玉”的告别演出,格外隆重,随后她着此服装的剧照很快火遍全网。
谁能想到,在这样一场演出的背后,在这样一款简约不失神秘、华丽不失忧郁的旗袍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年轻却传奇设计师的身影。因为,她不仅是时尚界冉冉升起的新锐,还是人大走出的学霸“亚姐”、“叛逆”的金融科学霸、十级哈利·波特迷、深度哲学爱好者……一个灵魂有趣的斜杠青年。她叫王紫菲,而她的传奇正是从山西启航的。
8月8日上午,一场微雨过后,从北京回乡的王紫菲来到山西晚报记者面前。我们的聊天,如她走过的痕迹一样,从山西出发,一路展开……
从太原出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1988年,被全家人视若珍宝的小紫菲出生在山西太原。
她的聪明伶俐、乖巧好学早早就显露痕迹,不愿浪费天赋的父母从小培养她学习舞蹈、琵琶、画画……她便总是学得又快又好的那个,加上长得纯净可爱,走到哪儿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3岁时,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到北京,她便跟着去了北京,但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一众堂表兄妹都在太原,还是每年都回乡。“印象最深的是和兄弟姐妹、小伙伴一起去旁边的大院探秘,还买那个特制的萝卜丝吃,这个也许哪儿都有,但我记住的就是家乡味道。”
上高二那年,父母临时回晋工作,紫菲又回到太原上学,在山西省实验中学完成了一年半的课程,直到高考前才回京,并一举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我父母算是挺传统的人,他们希望我学金融,人大的经济学院在那年排全国第一,我在高中成绩还不错,最后是以北京重点高中年级十几名的成绩进了人大,学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对于父母帮她参考做出的这个选择,紫菲的理解是,父亲先从政而后下海经商,母亲则是“王家大院”的后裔,他们都非常有“晋商情怀”,当然更希望未来的她能进入金融系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被星探撞到玩出一个“亚洲小姐”
2009年大三的暑假,有一天紫菲正和朋友在北京建外SOHO逛街,突然遇到了星探,“邀请我去参加选美比赛,我之前连‘亚姐’比赛是亚视办的都不知道,只是这个比赛海选的时间比较符合我的行程安排。”一贯喜欢做点有趣事情的王紫菲,便应邀“去玩了”。后来她才知道,亚洲小姐选美比赛曾风靡香港影视圈,利智、杨恭如、万绮雯、翁虹等都出自这个舞台。
王紫菲在亚洲小姐共经历了7场比赛,相比绝大多数报名的艺术生,她这个学霸“亚姐”,最初却是无助的:“专业艺校的学生比我有舞台经验,优势非常大,那时候年纪比较小,觉得自己要撑不过去了。”但“学得快”的学霸本性终归会在时间的流淌中显现,王紫菲后期一路向上,从京津地区的冠军走到华北赛区冠军,最终走到中国赛区亚军,还收获了当年最具魅力奖。当她顺利进入亚洲小姐总决赛时,亚视也递来签约的橄榄枝。当年,网络媒体还不发达,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如日中天,高规格的选美比赛更牵动人心。“比赛完我回学校,有一天我们学校人称‘四大名嘴’的一位教授上课时兴奋地说:‘咱们人大出了一个亚姐!’我自己也觉得挺逗的。因为我是去玩的嘛,开始连我父母也不知道,直到我拿了华北的冠军才告诉他们。”
伴随亚视签约邀请而来的,是圣安德鲁斯大学金融系的offer,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的二选一。但清醒如她,“我当时去参加比赛就是玩,只是碰巧拿了个奖,况且,英国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于是她选择继续攻读金融学硕士,亚姐之路止步于此。
只是,那时的她或许没想到,多年后会换种方式再闯娱乐圈。
5年双硕士“哈迷”在英国逐渐找到自我
选择去英国读书,王紫菲是有私心的。“因为我从小就是哈利·波特迷,那本书我看了八遍,有一次北京图书大厦搞哈迷活动,所有问题就我一个人全都回答对,所以我特别向往英国。”
圣安德鲁斯大学位于苏格兰,是拥有超过600年历史的英国名校,人文气息浓郁。“亚姐”的余波,曾一度让少年紫菲有些浮躁,可贵的是,她逐渐在校园静谧的氛围中扎下根来。
而学习金融之余,一向对美有追求的她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修读时装设计等短期课程,也兼职做模特。
结束圣安德鲁斯的硕士生活,王紫菲便正式申请了中央圣马丁的创意管理硕士学位,开始往创意和时尚方面发展。圣马丁以盛产时装设计名师而闻名国际时装界,亚洲小姐的经历帮助她敲开时尚界的大门,亚洲小姐创始人、亚视副总裁叶家宝,曾为她撰写去圣马丁的推荐信。
王紫菲所学的专业以法式后现代主义为核心,在那里她成长迅速。至此,她开始大踏步走近时尚界。
回国创品牌《阮玲玉》让ZIFEI WANG备受瞩目
2014年,结束了5年的求学之旅,王紫菲选择回国发展。
“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回来?”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这个问题,紫菲俏皮地回答:“因为VISA卡到期了哈。”随后她换了口气,“说实话,在英国不如在中国发展前景大,而且,即使做得很好也始终没有归属感。”
回国后,她进入民生银行工作,因为“不安于室”,两个月后她便在朋友们的一阵唏嘘声中裸辞,家人一度很生气。“之前的我的世界已经被打开了,又被禁锢住,这不是我想要的。”
其实,早在英国读书之余,紫菲和小伙伴就一起创立了《MYTHO-POET》艺术与时尚杂志,并在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买手店Browns Fashion任职并担任国际买手;2011年,独具慧眼的她看到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的缺口,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内容化的奢侈品电商:绘事后素,还未上线,她就拿到了天使投资。有了这些积累,王紫菲瞅准机会创立了 ZIFEI WANG的同名设计师品牌,主打国际化的中国风。“业界很多人称我的设计是创新中国风,跟传统重工的中国风不一样,更注重版型和结构上的创新。”
正是这份精益求精,打动了很多商界大佬和娱乐圈明星,此次徐帆版《阮玲玉》谢幕演出,正是北京人艺主动联系到她。“其实跟帆姐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她也很喜欢我,甚至还有人说我们有点像,冯导也这么说过。这次刚接到帆姐的设计邀请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她演了28年的话剧《阮玲玉》的告别演出,知道后感到了巨大的信任感。”
“阮玲玉的角色是喜忧参半的,所以我一直在寻找那种华丽中带一点忧郁氛围的料子,根据帆姐的气质选择了色泽相对饱满的烂花绒:一件是绿色抽象森林的感觉;另一件是紫与黄的撞色烂绒,仿佛阮玲玉那惊艳而又压抑的一生。我用了一个月完成创作,帆姐也给了不少意见。”正是这些细微处的努力,不仅让《阮玲玉》走向圆满,也让王紫菲更多地被大众关注。
至于未来的王紫菲会走向哪里?这个看得懂财报、玩得转融资、每天处理七八件事情、却自律到每天两节健身课的品牌创始人;这个听得了电子音乐、玩得了飞盘和高尔夫、喜欢做有趣事情的新生代设计师,却给了这样的答案:“我非常喜欢读哲学美学类的书,也做了不少自己的积累,所以未来可能会考虑一些哲学与设计相结合的理论探索。”
果然,这真是王紫菲式的答案,一切皆可斜杠!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