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卫斯理,作家倪匡去世
再见了卫斯理,作家倪匡去世
山西晚报讯 7月3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去世,终年87岁,倪匡以科幻小说家传户晓,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卫斯理系列》,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3日下午,香港作家沈西城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著名作家倪匡已离世,随后,香港媒体报道了倪匡过世的消息。沈西城与倪匡私交甚笃,曾著有《妙人倪匡》《金庸与倪匡》《我看倪匡科幻》等书。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他与金庸、黄霑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1957年,倪匡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
1962年,倪匡在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倪匡写作速度很快,一个小时可以写3000字。他最著名的科幻侦探小说就是“卫斯理”系列,共有90部。
倪匡的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倪匡的小说创作理念独到。他曾公开称:“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他认为,创作意念是小说的主体,至于情节安排则各凭功力,而作家的责任是写作的作品要能让读者读到废寝忘食。金庸曾称赞倪匡:“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倪匡跟电影界的渊源很深。上世纪60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1972年曾参与香港嘉禾功夫片《精武门》的编剧工作,为李小龙量身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形象。2012年,倪匡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北京青年报 澎湃新闻 新京报)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