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挑梁男一号 处处遭遇陷阱
雷佳音:我差点错过周秉昆
《人世间》挑梁男一号 处处遭遇陷阱
雷佳音:我差点错过周秉昆
一部《人世间》,不知让多少人稀罕上了雷佳音。
曾经,这个名字、这张脸,似乎总缺少一些观众缘。10年前,这个出生辽宁的东北大男孩,在首部担纲男主的电影《黄金大劫案》里,就演一个又坏又可爱的角色小东北,上映前他曾得到导演宁浩的力捧,但可惜,他并没有按预想的一炮而红。时间慢慢洗礼,直到他先后在《超时空同居》《我的前半生》《长安十二时辰》里崭露头角。而今,10年后,他再当男主角、又演“小东北”,终于火到一塌糊涂——《人世间》里,那个窝囊的、平凡的、坚韧的、重情重义的周家老疙瘩周秉昆被他演活了!
随着3月1日《人世间》首轮收官,该剧创下央视近五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雷佳音也第一时间发文告别:“作品是时代的缩影,秉昆是时代长河中每个人的缩影。希望通过作品,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向阳而生的韧性与力量。”同时,该剧也正在江苏卫视播出。
当周秉昆的故事走到尾声时刻,记者采访到了雷佳音,希望掀开他和这个角色的前尘过往。那离乡多年却依旧带着东北腔的回答里,有随性、有幽默,毫不做作,至于他究竟是雷佳音、还是周秉昆,需要我们自己斟辨。
A 初遇周秉昆 我和他挺像都热心还有点轴
之前采访李路导演,他明确表示,心目中的“周秉昆”从开始就是雷佳音,即使之前不熟悉,导演也不惜亲自跑到上戏找到雷佳音的老师做争取,还让两家大影视公司分别接触他。但,那时的雷佳音有戏在身,还并不知道自己和周秉昆冥冥中的缘分已开启。
记者:佳音你好,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接触到《人世间》这部剧的?
雷佳音:我公司收到的剧本,然后就说有这样一部戏,当时我还在拍别的戏,就放下了。然后大学老师、身边很多前辈演员都问我是不是接了这么个戏,我一看发现,真写得挺不错的,差点儿错过了,然后就接了。
记者:你理解的周秉昆是个怎样的人?
雷佳音:一个人的优点可能就是他的缺点。周秉昆很轴,是优点也是缺点,这人热心肠,一听是优点,可苦了自己。这人还有一些话少,比较(songsong)的。
记者:那当时他身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雷佳音:为自己家人和爱人出头吧,算是所谓的霸气。这人,其实他的力量不在于霸气,而在于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好多像周秉昆一样的人。所以说,今天我来演,周秉昆是这样,但换其他人来演,可能也是。周秉昆这个角色挺广义的,大家都能找到这样的普通人。他最吸引我的,就是会为别人考虑问题,有那么一杆秤,为朋友、为家人,还挺打动我的。
记者:你觉得你和周秉昆有相似之处吗?
雷佳音:肯定有,首先就都是东北人。还有一个,我还算是个热心肠,没事会问身边的朋友,怎么样啊。我有时候有点儿轴,有时候话也没有像镜头前这么多。
B 走近周秉昆 从父母那儿取经我妈也下过岗
担纲一部跨越50年史诗巨作的男一号,雷佳音从接下角色开始,就知道任务不轻。但他很幸运,周秉昆他们那一代的经历正好是他自己父母经历的,包括他和六小君子的情感等都能从父母周围的朋友中汲取灵感,所以接这部戏雷佳音也看作是送给父母的礼物。
记者:进组之前做了哪些功课呢?
雷佳音:我倒觉得我真挺像那个年代的人。我确实没经历过,去年过年的时候看完了三本小说,然后大年初一就开始看剧本。自打接到这个戏到进组前,每一天都在想,看资料、看原著,要怎么还原。我为什么接这个戏,是因为我爸和周秉昆一般大,都是52、53年生人,所以很多事,会找我爸那辈人求证。包括小的时候,也经常听父母讲,特别是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就听过很多。
我们家里头,我大舅和我大舅妈还真的是青年点认识的,我大舅和我爸是部队战友,因为哥俩儿处得好,就把妹妹介绍给我爸了,就成我妈了嘛。小时候老听他们讲,当年上山下乡青年什么样,在北京当兵部队怎么样,包括我父母也经历过改革,我妈也下岗,所以说身边还是有这个原型。院里面的叔叔大爷邻居什么的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
记者:那一代人的感情和友谊真美好,那你开拍前怎么看待和六小君子的感情?
雷佳音:挺好!我觉得到这个年代,这种友谊可遇不可求。那时候大家伙儿经济匮乏,现在你过年给你吃个龙都不愿意,那个时候买猪肉都要抢。因为买猪肉打架缔结的友谊,正能量,是一种血性的浪漫,观众喜欢看这种东西。
记者:最开始与这一群朋友拍戏,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雷佳音:导演在选角色上真用心了,我们几乎是两两互为朋友,国庆两口子是同班同学,春燕和赶超是同班同学,向阳和于虹是一届的,我和德宝是同事,我们彼此互为同学。大家伙儿到了一起之后,说实话很有安全感,沟通成本少。安全感是,这场戏开始拍了之后,每个人都知道剧本是什么样。有的时候经常是这样,一人一句,但还能演到这个点,就这种默契。所以你看,六小君子我们的戏,周秉昆不怎么说话,一个是我想休息休息,二是让他们演吧,真的演得特别好。
C 变成周秉昆 这个戏处处陷阱不哭都不行
在《人世间》拍摄的半年里,雷佳音说他自己像走完了小半辈子。他甚至分不清剧中的父母是不是真的,因为即使不拍摄时,他面对丁勇岱(周父)老师、萨日娜(周母)老师,仍旧自然地叫着“爸”“妈”;即使剧本里没有要求的情境,“周秉昆”也会自然地完成,而雷佳音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记者:你和丁勇岱老师的那场“父子和解戏”是全剧亮点,打动了太多人,那种爆发式演绎是怎么完成的?
雷佳音:拍那场戏的时候,我跟爸爸还没有去对词。大家拿剧本,我们把前情后情聊明白了。后来开拍,没想到爸爸起范儿那么大,演完之后就痛哭流涕。那个感觉很新鲜,没想到他会那么演。拍他的时候,我就在哭,虽然不搭戏。还真不是职业道德,是真的被领进去了。
当时我跟丁勇岱老师演完之后,我俩往现场监视器那儿走,发现帐篷那站了两排人,导演、摄影、美术、工作人员,看我们走过来,现场鸦雀无声。我能感觉到所有人想说话,演得挺好,但是我感觉他们都咽下去了。他们鸦雀无声地看着我们,最后导演说了句:“一场戏把大家都演安静了,这么多年导戏,有演完戏大家鼓掌的,有大家哭说好的,但是鸦雀无声是第一回。”我确实拍戏这么多年,也确实第一次,站两排人,鸦雀无声。
记者:你和萨日娜老师的母子戏也很动人,有设计吗?
雷佳音:没有。我俩很奇怪,是校友,她是我师姐。我俩演的时候,真没有任何设计,就是一开拍,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嘻嘻哈哈就给演了。我拍的时候就感觉特流畅、特舒服、特默契。我最后自己看电视的时候,发现这俩人还挺暖,这是我没想到的。
记者:说说你和殷桃的爱情戏吧。
雷佳音:第一次和桃姐合作,好啊。桃姐是挺有力量的演员,我觉得她真的好多戏,后期看也很感动。和郑娟的情话我都能背下来,有一场秉昆和郑娟聊保姆的事,问郑娟为啥不让我送钱了,然后她说我怕你出事儿,这段其实挺打动我的。
记者:拍摄中,有印象最深刻的戏吗?
雷佳音:这个戏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感觉处处是陷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一直是流淌的。你看以前有跨度的戏,它可能是十年、二十年,我们演某个阶段就完了。但这个戏是流淌的,就一直跟着人物走,剧本也没写要痛哭,但演起来控制不了。比如说周秉昆第一回出狱,回来看到妈妈在床上躺着,他就两句话:“妈,我回来了,这回我真回来了。”剧本也很普通,但是往这一待,拿起萨老师的手一想,自己在狱中待了半年,妈在床上躺了半年,这两句台词你该怎么说,哭死。
哎呀,就发现这戏演得特别累,你看剧本以为就过去了,也没有感情戏。但一旦操作起来,发现每场戏都非常累。有时候我们大家伙儿都说,今天不哭了,咱今天别哭了。但一到那戏的时候,就不行!
D 走出周秉昆 非常丰满的角色演完懂得珍惜
走出《人世间》,雷佳音被问到最多的是用多久准备周秉昆这个角色,他的回答是“38年”,是他人生的全部时刻。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生能遇到一个被铭记的角色,可遇不可求,准备与运气缺一不可。从遇到周秉昆开始,雷佳音的演艺之路就注定要开启一个新篇章,而走出周秉昆时,他必将变成了一个更强大的雷佳音。
记者:有人说你有种悲天悯人的气质,非常适合演周秉昆,你怎么看?
雷佳音:嘿!这是说得好听了,其实就是苦大仇深,是吗?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我就是那句话,希望我开心的时候能让观众脸上有笑容,我难过的时候,也希望观众能有共情。
记者:这个角色与你之前塑造的人物,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雷佳音:这我还说不好,但是我知道这个是属于非常非常丰满的角色。以前的角色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被事件带动着走,拯救全人类的,也可能就是很小的人物。但是这个角色,他真的就是50年,把这个人、这个角色展现得挺淋漓尽致的。
记者:演完之后和最早读到这个人物,感情有没有什么变化?
雷佳音:有,因为我读剧本的时候,只盯着我这个角色,想把我的角色演得丰满。但是一看剧之后,发现这个剧的维度变大了,因为看到的是全景。
记者:演周秉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雷佳音:更踏实,更懂得珍惜生活。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