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山乡宁静》导演

赵春梁:回乡拍片很谨慎 那么多老乡看着呢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1018_b9cc516bd40a09cdd65c70147eec43f4.jpg


  赵春梁最近有点忙,却喜事连连。
  16日刚以嘉宾身份出席完在大同举行的第六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17日自己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山乡宁静》就在平遥国际电影节“从山西出发单元”展映,而本月21日,第一部电影《顺子加油》也将正式公映。
  《山乡宁静》入选平遥国际电影展后,山西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导演赵春梁,这位山西籍导演和记者详细分享了2020年拍摄该片时的幕后故事。
  17天筹备,一场硬仗启幕
  赵春梁记得很清楚,那是2020年10月2日,他从北京到家乡山西,这一次不是回家过节,而是为了一部即将在临汾乡宁开拍的电影。
  “临近10月,我收到家乡邀请,拍一部扶贫题材的电影,要求是年底前完成,时间非常赶。看到剧本,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调整,我就带着新编剧来到太原,想改成以乡村振兴为主、扶贫为辅的作品。之后去乡宁调研一个星期,然后写作。从开始写到开机只有17天时间,不但要把剧本写出来、演员定下来,还要把开机的准备工作做好……这对我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赵春梁至今回忆起都是打了一场硬战的感觉。
  重新调整剧本,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这种调整几乎是颠覆性的。在乡宁采风最初是令人迷茫的,“直到有一天去当地煤校,发现一个残疾人王会香,她很乐观,还让我们看她的抖音,她跳舞节奏感特别好。聊天过程中发现一个信息,她丈夫去世了,还独自带着女儿。这时候我们隐约觉得找到了主人公,就想把她的故事、她的命运搬上银幕。”赵春梁说,当天晚上他和出品人、编剧聊了很多,比较明确是找到了女主,下一步就是男主。
  “当时煤校有个紫砂培训班,校长王志明是乡宁紫砂厂第一任厂长,他孙子王凯也是紫砂班的学员,王凯去过很多城市,但因为爷爷、也因为对紫砂的情怀,他从大都市回到乡宁。这个人很特别,在一群以学历不高的家庭妇女为主的学员班里更是鹤立鸡群。”
  于是男主的人物构架有了——从上海回来、家庭不错,决定回到家乡来研究紫砂。随之,整个故事的构架就都有了。
  演员的选择 合适就是最好
  “副导演之前给我推了很多演员,当我看到杨添添时,觉得就是她了。”赵春梁导演说。“她气质很特别,因为剧中的聋哑女也是,有很多形象好的但戏不行。我要求试戏,她试了两次,效果非常好,有中西教育的背景,是个潜力股。她的表演超出我的预期。”
  “男主有3个人选,我想商业一点,选比较韩范儿的演员,虽然是乡村题材,但他是从大都市回来的。张子文是上海戏剧学院科班毕业,提出的要求都能完成,是全能型选手。”
  “最让人惊喜的是女主女儿朵朵的扮演者,6岁半的刘雨菲。当时推荐试戏的孩子很多,跟她竞争的主要是一个网红小孩阿拉蕾,最后我们选了她。她极其有灵气,此前拍过几个平面和一部电影,天赋让人惊讶,只要她的戏跟她讲清楚,演什么情绪都有。”赵春梁说,对于演员,他一直秉承合适角色的就是最好的,他坚信自己的选择。
  怀仁的孩子 走上导演之路
  能在家乡拍自己的第二部作品,赵春梁一直非常兴奋。
  讲起自己的导演之路,他又表现出山西人特有的矜持,言语简洁。“我初中前在怀仁,高中在应县,2003年上大学到了北京。之前拍广告和网剧,第一部电影是拍云南。算起来和家乡的合作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拍成龙纪录片。其实我全中国都拍遍了,反而家乡少。之前一直想拍一部代表山西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电影,因为是家乡,所以更谨慎,那么多老乡看着呢!”
  说起出道,赵春梁导演和山西晚报记者多年前还有一次交集,只是当时并不认识,那是央视电影频道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大赛”,他正是当时参赛的青年导演之一,而记者以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评委的身份受央视之邀参加。
  那之后,他通过央视开启了与成龙的接触。“2016年冬奥会组委会要拍一个音乐周的公益广告,央视找到我。影视频道的王平久老师说,你选角可以想大胆点,我就点了成龙,没想到成龙大哥真同意了。拍摄前一天,我激动得没睡着,第二天见到他,特别谦和。我和成龙大哥也因此结缘,合作多次。”
  如今在电影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赵春梁,却有一个心愿:常回家看看,而无论是大同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还是平遥的国际电影展,似乎都在帮他圆梦。他说,很珍惜,更感恩。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