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留锦·岁月成章——太原府城文化
皇庙:阔殿皇风
府城留锦·岁月成章——太原府城文化
皇庙:阔殿皇风
太原古街依稀还与历史影像有着重叠。
城中有条“上马街”,是因在明朝时官员祭典毕,上马、上轿的地方而得名。这祭典的地方,是座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的阔殿皇庙。
古人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庙者,先祖之所居也。”皇家宗庙就是最耀眼的地方。太原皇庙与草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封建诸王”国策有关,他封“嫡三子”朱棡戍守“表里山河”山西,为“晋王”。
朱棡受封时,年仅12岁,未就藩是因国都未定。他在号称“天下第一智库”,藏有大量古今善本的“大本堂”中师从宋濂,向杜环学书法。与伴读的青年才俊,时时赐宴赋诗,谈古说今,讨论文字;与诸王讲礼法讽劝、政教和前代兴亡事迹。
洪武初年,迎接亲王就藩的宫宇开建。洪武九年,在开国功臣谢成主持下,太原城得以大规模扩建。他按明代礼制:“定王国祭祀之制凡王国宫城外,左立宗庙,右立社稷”。在晋王宫城(今太原市精营西街一带)的东南建祖庙,以祭告就藩礼。
朱棡年满20岁时,相貌堂堂、器宇轩昂,以无视法纪、恣意妄为而闻名。行将就藩前,朱元璋又诏命其完婚,将永平侯谢成之女纳聘为朱棡之妻,谢成为晋府之相、太原都卫都指挥使,辅佐其婿。朝中大将戌边者如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虽位显功高,都节制于晋王之下,凡“出塞征战,筑城屯田,非大事可以不奏(奏报朝廷)而行”(《明史·诸王传》,端的是八面威风。
晋王住进了精心打造的晋王府。
王府旁体现“新朝”气象的皇庙已落成。朱棡三天前开始斋戒,审阅写有祭文的“祝版”。
祭典这天,净水泼街。朱棡身着冕服,乘着带有黄伞的车舆。在他身后,则是十几排太原府诸部衙署的大员,盛大的卤簿仪仗,以及护卫、乐班、舞班、车马脚夫等,密密匝匝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来到了黄顶红墙的皇庙。
皇庙门前团龙漫游照壁,宫门三间,门钉九排九列。砖木结构部分的额、枋、斗拱也用黄琉璃砖雕琢而成,与照壁相呼应;庙分三重院落、占地16.6亩,中院是主院,前院各五间,后院各九间的宫殿式建筑群,均用黄琉璃瓦悬山式殿顶,布局规制严谨,足以显示的尊贵和气派。
殿宇的祭典是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翩迁、香火缭绕、祭品繁多。
由于“千岁爷”在场,麋集于此的官员任凭身上的朝服如何厚热也不挪动分毫。在恢宏的雅乐声中,所有人都垂手肃立,屏息凝气。放眼望去,东侧列立的是着雉尾金蝉的大员,西侧列立着云凤锦绥的官员,视野里充案着黄、绿、赤、紫等诸多贵色,令人眼花缭乱,外围是一圈大纛、旌旗。
朱棡率众走入殿内,摆放着涂金上漆的牌位上没有正经名字,全是数字,供奉的是:肇祖,朱元璋高祖朱百六;兴祖,朱元璋曾祖朱四九;显祖,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景祖,朱元璋父亲朱五四。朱棡肃容危服,怀着对祖先神异光环的崇拜,毕恭毕敬念起了颂歌。之后行三跪九叩之礼,诉说祖先神灵庇佑腴壤、天祯地泰、降福禳灾之望,表达保护藩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民安和之愿。
皇庙祭祀的惯例是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作为祭祖的日子。此外,凡京城有关登基、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或者晋王府的重大事宜,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
皇帝是人世间最高危的职业,是所有明枪暗箭的靶心。朱元璋频频发作“疑心病”,他情绪的每一次波动都殃及亲王、下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弹劾朱棡的疏报。可能是为了断绝军中支持晋王的势力,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赐死与朱棡有姻亲关系的颍国公傅友德、永平侯谢成。谢成是朱棡的岳父,傅友德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岳父。此时,朱允炆已被册立为皇太孙。
朱棡究竟有无谋反之心之举,史无确载。在朱棡被召回的日日夜夜,他惊惧万分,日夜号泣,朱皇上对他严加训戒,他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最终可能是事出有因,或查无实据,“诏复其爵,敕令归国。”经此一番折腾,朱棡心性大变,从事恭慎,与原来判若两人,对晋府的长史桂彦良、汪河皆有礼。
始料不及的是年方四十的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忽然逝去,谥“恭王”,其灵位也配享皇庙。三位最年长的儿子先后去世,朱元璋深受打击,也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次月,朱元璋驾崩。
时至清朝,这里的祖宗牌位被新王朝的神主所取代。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太原街巷地图,改为万寿宫,很可能与清代各省遍建万寿宫有关。“清代承袭了明代的礼制,皇庙依然成为供奉列圣功臣之所,列为大祀。除每岁四孟及岁暮大祫外,还有许多繁复的庆典活动,届时,凡山西的督、抚、道、府、县的文武官员都到这里祝贺。”古迹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本体。有着651年历史的太原皇庙较之北京太庙早建48年,今皇庙早褪去斑驳沧桑的旧迹,显露出金碧辉煌的真身,有此胜迹足可弹拨城市豪迈的旋律,足堪让一城吐气扬眉!
卢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