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橡皮擦》太原开机:坚守初心 在家乡拍一部电影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0113_8a2da79eb90ebc0473cfca2cff16e21f.jpg

电影《橡皮擦》主创人员在开机仪式上。 本报记者王媛摄


  擦去隔阂与压抑,赢得和解与救赎。
  1月10日,在太原市委宣传部、山西电影局、山西影视集团、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共同关注下,影片《橡皮擦》在太原正式启动。该片由李金导演执导,改编自范稳同名小说的电影《橡皮擦》,采用“三一律”戏剧结构,用悬疑加反转的解读方式,讲述了一个内核为“和解”的温情故事。

主题“和解” 关照每一个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独的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也渴望被救赎。
  电影《橡皮擦》讲述的是克己奉公的老干部,发现误入家门的农民工兄弟其实只是想解决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问题,于是不顾年老病衰,全力帮助他们,最终感化了这对朴实的农民工兄弟。影片从两个不同家庭的碰撞,反映了不同人生的烦恼和困境,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隔阂。
  为了让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更加好看,导演李金采用了经典的“三一律”戏剧结构来呈现这部电影,即一天之内,一栋别墅,一个案件的集中群像演绎。为了吸引观众,李金在《橡皮檫》中用悬疑反转模式,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让观众在紧张中与剧中人一起揭晓谜底。
  不断反转的设置,剧本写起来难度很大,李金说影片埋着两条线,有倒叙有插叙,一步步揭示答案,观众会身临其境,“电影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感染力,润物无声地带着观众走进善良之境。”
  在李金看来,《橡皮擦》影片是以小角度反映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不同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复杂人性,以及观念矛盾与思想碰撞,彰显了复杂时代下的人性光辉。而他想通过《橡皮擦》表达的是“和解”——“剧中老人和自己和解、和子女和解,老人与农民工这种不同身份的人的和解。”李金说,“通过筹备这部剧,我也关照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父亲也做到了和解。”

小成本 大情怀影片彰显主创“初心”

  《橡皮擦》的导演李金,是山西太原人,本科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研究生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电影制作专业,现为山西传媒学院的老师,荣获过很多专业类的奖项,参与过很多影视剧的创作,在去年大热的电视剧《怪你过分美丽》中担任表演指导,在爱奇艺出品的网剧《梦见狮子》中担任表演指导和舞台导演,该剧将在今年6月上线与观众见面。
  两年前,李金选定了范稳的小说《橡皮擦》,剧本反复修改打磨了二十多稿,在筹备过程中遇上了各种波折,在最困难的时候,主创团队甚至想到过放弃,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李金说,“小成本影片,运作起来很难。最近每天最多能睡三到四个小时,剧组每一个同事都是身兼数职,累并快乐着。”
  《橡皮擦》原著的作者范稳先生是云南省作协主席,在他的作品中,所描述的背景和人物有很强的南方地域特色,但是李金坚持要把这部同名影片带到山西来拍摄。“生于此、长于此,希望能用所学所热爱的电影艺术,为家乡做些事。所以,我的首部电影长篇就选择在太原拍摄。”李金说。
  在家乡拍一部电影,是李金的“初心”。同样这部电影也得到了家乡的大力支持,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西山大厦、太原市万柏林区偏桥沟旅游景区都为李金和他的《橡皮擦》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有力支持。李金说:“在影视寒冬,家乡人给我提供的这些帮助,让我感觉很温暖。”
  李金的“初心”不仅获得家乡的认可,也得到了出品方的认可。在开机仪式上,《橡皮擦》出品人丁一峰说,“小说《橡皮擦》最初打动我的,是主人公老干部洪玉林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而在前期的筹备过程中,一直打动我的,是李金导演全心全意在山西创作一部高质量艺术电影的不变初心。为此,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一直走到了今天。我坚信,凭着这样的“初心”,我们的期待一定可以实现!”
  该剧演员都是实力派,主演张洪杰为国家一级演员,在《老牛家的故事》《民工》《李家大院》中有精彩的表现。影片中,他饰演老干部角色,奉献一生为人民,大儿子意外牺牲,他留下儿子的军装,连同无法擦除的遗憾一起锁进保险箱。电影既赋予人物戏剧性,又映射了真实人生中不同选择的可能。
  影片预计今年6月在全国艺术院线与观众见面,李金说,本片也将参与国内电影节。

本报记者王媛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