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刑侦剧《燃烧》热播,著名编剧12年后再执导筒

陈育新:人性的表达无止境

时间: 2020年06月04日08:47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分享到: 评论:

20200604_7176e957690675cb253513d24da7a7e8.jpg


  一起跨越30年的陈年旧案,三代公安民警为追求真相不懈努力……由陈育新执导,经超、张佳宁、奚美娟、谭凯、邬君梅、刘敏涛、冯雷、汤镇宗等主演的刑侦剧《燃烧》正在东方卫视东方剧场每晚播出,开播以来收视稳居卫视同时段前茅。
  陈育新是我国知名涉案剧编剧,他创作了《红蜘蛛》《如影随形》《征服》《国家行动》《湄公河大案》等经典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燃烧》是陈育新继 2007年执导《国家行动》之后,时隔12年再执导筒。近日,陈育新接受了全国媒体采访,畅聊剧作创作背后的故事。
  三代人呈现司法改革30年
  《燃烧》项目启动于7年前,当时的公安部宣传局交给陈育新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一个警察世家的故事,但没有原型。找不到灵感的陈育新在创作《湄公河大案》及《破冰行动》的过程中,对警察世家的故事有了头绪:“由于做《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我采访了大量公安干警,接触了很多故事,便同时开始酝酿《燃烧》的创作。”
  随后,陈育新将《燃烧》定位为“刑侦剧”。在他看来,刑侦剧的创作难度较大:“缉毒剧、反恐剧等类型剧所涉及的犯罪有团伙、有分工,相对比较好写。刑侦剧则聚焦个体犯罪,只能写人物。要寻找犯罪动机及背后真相,涉及大量心理状态的刻画。”
  《燃烧》的开篇也依循了陈育新对刑侦剧的认知:30年前,龙城市一起神秘杀人案件,改变了老法医高四海和刑警高建设父子二人命运。30年后,陈年疑案突然出现新线索——一副骸骨被发现。负责现场办案的是民警高风,他是高建设的儿子,原本辞掉警察工作准备当律师,却因新线索出现,决定追寻真相。
  陈育新表示:“三代人所彰显的,不仅是当代中国警察对正义的不懈追求,更折射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进程在30年间的一个小小侧面。”高家三代人,左右爷爷和父亲命运的关键一案分别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年的司法环境不推崇疑罪从无的原则,而到了高风所在的当下,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以及相关司法程序得到了高度重视”。
  不追求烈度只刻画人心
  在《燃烧》中,不同人物会面临不同的人性挣扎与抉择。开篇,给观众抛出了一波疑问:罗红英有没有杀死情人许广义?罗红英的儿子杨衡为什么肯定母亲是被冤枉的?龙星集团董事会为什么突然确定接班人……事件真相被逐一揭开的同时,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也被揭开。
  在创作过程中,陈育新将焦点对准“人性”的刻画:“人的犯罪、堕落,很多时候是因为一个很小的动机和欲望。我把全剧的焦点对准刻画人物的内心。”与以往的刑侦剧不同的是,陈育新在人物出场安排上做了一些创新:“剧中有些大Boss提前出场,暴露身份。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让观众感受这个人物,跟着人物一起去选择、去决定。”
  这些年,陈育新创作了多部热播的涉案剧,他知道涉案剧作为观众喜欢的类型剧,会有既定的模式,涉案的烈度和曲折程度是观众喜爱这类剧的一个前提,“但是我觉得这个烈度是有止境的。为反转而反转,最后往往放弃了人物的刻画,只剩事件。而人性表达是无止境的”。因此,细致刻画“人性”是陈育新创作过程中绕不开的重点,他希望通过剧作给观众一些启发:“人如何面对欲望?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选择,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机,一点不能被压抑的欲望,都有可能让人堕落……而无论以什么原因来施加罪恶,罪恶就是罪恶。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责编:李琳)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六旬大妈童心未泯 重温儿童时代六旬大妈童心未泯 重温儿童时代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