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患者输液被收座椅费?涉事医院:不存在违规收费问题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北大医院宁夏妇儿医院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6日发布关于“患者输液被收座椅费”的情况说明。 情况说明显示,6月25日,媒体报道“医院患者输液被收座椅费”,有网友质疑这项收费是否合理。

      2024-06-27 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七成受访青年肯定家乡发展对自己吸引力大

        “家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意义。为了寻求个人发展,有人离开家乡,也有人回到家乡,还有的人在两者之间权衡,选择到离家乡近一点的地区发展。

      2024-06-27 10: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高温津贴被混淆成冷饮、防暑药品合法吗?法官这么说

        阅读提示 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是不是一回事儿?单独主张高温津贴的诉求能否获得法院支持?要求高温津贴有时效限制?谁来承担举证责任? “每年6月,工资必涨。”深圳市顺丰快递员丁先生拿出手机,打开上个月的工资单,指着明细条,笑称马上就会多增一项——300元/月的高温津贴。

      2024-06-27 10:25    来源:工人日报
    • 预售制个人拼团,团长卷款跑路买家维权无门

        “拼团不靠谱,平台更不靠谱。”近日,北京市民刘女士来电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的拼团遭遇。

      2024-06-27 10:24    来源:法治日报
    • 又美又飒!90后南方女孩逐梦陕西农村

        世界猕猴桃看中国,中国猕猴桃看宝鸡。全球每四个猕猴桃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宝鸡眉县就是猕猴桃的主产地之一。

      2024-06-26 14:49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 点点星光照亮洪水中的救援路

        6月19日至20日,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区及周边等地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降水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致灾风险最高的暴雨天气过程。各方闻“汛”而动,迅速开展救援,展现出一个个同心协力的闪亮瞬间和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

      2024-06-26 14: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高考生扎堆做近视手术,专家提醒不能一劳永逸

        小林是2024届高考生,近视600多度,为了通过征兵体检,高考结束后第5天,他在广州一家眼科医院做了近视矫正手术。 等待手术时,工作人员放了音乐帮他放松心情。

      2024-06-26 14: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网传日耗100亿个,二维码真的有“用光”那一天吗?

        现代生活二维码随处可见,信息获取、网站跳转、优惠促销、结账支付……一扫二维码全部搞定。近期网上突然出现一种说法:“据不完全统计,二维码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达100亿个,所以很快就会被用完”。

      2024-06-26 14:44    来源:扬子晚报网
    • 篮球培训机构擅自转让,“不退不转”合同条款是否有效?

        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篮球培训课程,并预先交纳了培训费,结果仅三个月后培训机构就进行转让,导致孩子无法继续上课。家长要求退款,培训机构却以当初约定“不退不转”为由拒绝。

      2024-06-26 14:43    来源:扬子晚报网
    • 太原古县城“国潮风”花馍受青睐

        中新网太原6月25日电 (杨杰英 杨润德 梁月仙)吉祥喜庆的寿桃、活灵活现的飞龙、绚丽缤纷的玫瑰……走进太原古县城一家花馍店铺内,透明的玻璃柜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花馍,造型多样、内涵丰富、色彩艳丽。 这些形象逼真、兼具美观与美味的花馍食品,由面粉混合各色果蔬汁,不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看起来松软可口。

      2024-06-26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打破“活不过18岁”预言的他,高考成绩出来了!超预期……

        今年高考 患有苯丙酮尿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的 重庆考生罗睿燊 引发广泛关注 曾被医生预言 可能活不过18岁的他 在19岁这一年 走进高考考场 近日 2024年重庆高考放榜出分 罗睿燊在电脑上 查询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343分……很满意了 已经超出预期” 虽然这个成绩在很多人眼里 “并不高” 但他和妈妈却相拥哽咽 受疾病影响 罗睿燊不仅丧失了身体活动能力 连大脑思维也远比不上同龄人 要和同龄人一起学习、考试直至高考 对他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妈妈周朝喜深知罗睿燊的身体状况 对于他的成绩并没有太高要求 在她看来 儿子能够坚持上学 考上高中并完成高考 就已经很不容易 “我一直说 小罗是一个快乐的学渣宝宝 在他进考场前 我就给他说‘你好好去考试 考完咱们就算成功’” 周朝喜说 考虑到罗睿燊的身体状况 重庆本地一所高校 愿意通过特招的方式 录取这位特殊考生 对于两个多月后的大学生活 罗睿燊想看更多的书 交更多的朋友 了解更多的人生 “想学文学专业 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 进入大学后 罗睿燊还想变得更独立 不再只依靠妈妈的照顾 “一味依靠他人反而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妈妈照顾了我19年 她也生病了 我想自己养活自己 然后照顾她” “他喊我一声妈妈 我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得带他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周朝喜说 每年她都会利用寒暑假 带着罗睿燊去国内各个城市旅行 他们一起去过沙漠 到过海边,爬过高山,看过雪景 在今年3月9日 罗睿燊度过了自己的19岁生日 勇敢地打破了医生的“预言” 生日这天 周朝喜给儿子写下了 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 鼓励他 “继续把命运的嘲弄远远地甩开 继续乘着风浪勇往直前” 在2023年 罗睿燊18岁生日的当天 罗睿燊还申请注册成为了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倘若有一天 我们不得不向 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说再见 希望可以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热爱生命的人 替我们好好活下去 生命转瞬即逝 可是希望可以永恒 爱可以永恒” 周朝喜对儿子说 祝福罗睿燊.

      2024-06-26 10:37    来源:新华社
    • 记者暗访:兽用麻醉剂何以成“上头电子烟”

        编者按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6月也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本版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深度调查系列报道。

      2024-06-26 10: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禁毒工作者:有很多“身份” 唯独扮不好“家人”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6月26日是第三十七个国际禁毒日,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依法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减轻毒品社会危害,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禁毒、支持禁毒、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

      2024-06-26 10:34    来源:人民日报
    • “旅游补贴”?以谣言为低价游引流的吃相太难看

        据6月24日央视新闻报道,近期,多个网站平台上出现了一则“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信息,声称云南官方正在发放大额旅游补贴,游客499元就可享受6天5晚的云南深度游。据云南文旅执法人员介绍,发布者为增加谣言信息的可信度,在其中加上了一张2023年9月云南省印发的红头文件。

      2024-06-26 10:33    来源:工人日报
    • 校园记者遭遇突发:一个“派大星”正在被拨穗……

        每年毕业季都是学校年度宣传的重要任务,而学位授予仪式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天下午,作为高校新闻记者,我们和往常一样坐在主席台下,扛着长枪短炮,记录着典礼现场每一个固定环节和精彩瞬间。

      2024-06-25 14:47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法国教师吉林授课逾十载:让中西文化隔空“握手”

        台上,一位身着罗裙的“唐朝女子”怀抱琵琶,手指轻抚琴弦,婉转悠扬的乐声响起。此时,身着青衫、风度翩翩的“白居易”走上台……在法国教师马天宇(Matthieu Leblanc)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语版戏剧《琵琶行》正在上演。

      2024-06-25 1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马鞍山小伙开着挖掘机游西藏新疆

        “青春没有售价,挖机挖到拉萨”,安徽马鞍山小伙许飞开着一台挖掘机,3月18日从老家出发,一路上经过川藏线和新藏线,去过墨脱、拉萨、珠峰大本营等向往已久的地方,在路上,许飞还经常利用挖机帮忙修路、拉车,目前他已经行驶7000多公里,成功挑战挖机自驾西藏和新疆。他说,“开着挖机出去旅游一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沿着318国道走到拉萨,再到新疆,完成我的梦想,也是挖机人的梦想。

      2024-06-25 14:42    来源:扬子晚报
    • 辞职四年,千字百元,一个自由译者的焦虑和跳不出的“舒适区”

        摆脱上班的“痛苦”,接受自由的“焦虑”,2024年6月底,徐芳园成为全职自由译者刚好四年。 她住在上海郊区,每月用2000块不到,租一间约30平米的一室户。

      2024-06-25 14:41    来源:扬子晚报网
    • 这届年轻人到现场看奥运,得花多少钱?

        加价买票、在线拼房、19个小时转机航班、12天行程单人花费3万元……这届年轻人为了看奥运,这么拼? 3万元预算,大头都给了门票 付完比赛门票的钱后,北京居民小凯(化名)终于松了一口气。7月30日是2024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铜牌赛和决赛举办的日子,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以每张195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了两张赛场C区的票。

      2024-06-25 1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Z世代华裔青少年眼中的中国:传统与现代交织

        中新社太原6月24日电 (杨静)“第一次来到中国,‘打卡’山西古建,体验非遗文化,还感受到了快捷的城市交通和便捷的支付方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00后”男孩吴本勋24日谈了自己对中国的初印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很有意思。

      2024-06-25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国好人”姚宝熙离世:一根皮带用18年 公益捐款千万元

        中新网金华6月18日电 (钱晨菲 成超)6月17日16时07分,“中国好人”姚宝熙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9岁。姚宝熙曾于2021年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他省吃俭用、热心公益让很多人感动。

      2024-06-19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汉服经济”持续扩圈 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中新网绍兴6月18日电(项菁 戚罗燕)从影视妆造、写真拍摄到日常穿搭、国风时尚……眼下,汉服已不再局限于特定场合或特定人群,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各式业态。汉服持续“圈粉”,亦让年轻人玩出新职业。

      2024-06-19 0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教师因救人致迟到被处罚?来看律师如何分析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网友爆料南方医科大学发布一则查处通报中显示,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全院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2024-06-19 08:53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阅读提示 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权益保障机制。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

      2024-06-19 08:51    来源:工人日报
    • 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穿梭古今时空 对话千年文明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许多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各地游客来到“考古现场”感知文化力量。 去年以来,文博游持续升温。

      2024-06-18 11:56    来源:光明日报
    • 受追捧的乳胶枕里,暗藏了多少“刺客”?

        最近几年,乳胶系列产品很受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乳胶枕和乳胶床垫。然而,针对乳胶产品的投诉却越来越多,部分商家对自己生产的乳胶产品的宣传和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024-06-18 11:55    来源:羊城晚报
    • 一名旅客藏匿176只活体寄居蟹进境 被拱北海关查获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海关总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在拱北口岸截获176只活体寄居蟹,经实验室鉴定均为澳洲陆寄居蟹。 5月18日19时许,澳门女子黄某经拱北口岸旅检大厅海关“无申报通道”进境。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别让彩礼失了“礼”:拒绝高价彩礼 青年在行动

        彩礼该不该有、彩礼的本质是什么、彩礼怎么使用……最近,有关彩礼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 作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过程中的一项传统礼仪,彩礼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2024-06-18 11: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肆意模仿蹭流量 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手持篮球、穿着科比标志性的24号球衣,直播间播放《see you again》等背景音乐,直播内容显示“模仿秀,孩子们,我回来了”……近日,一名男子在直播时模仿已故篮球明星科比引发热议。 当下,在各大直播间,类似的模仿比比皆是,长相、举止、衣着乃至网名都与明星非常相似。

      2024-06-18 11:53    来源:法治日报
    • 高铁上“穿针”练缝合的小伙,满分!

        近日,连云港至南京的高铁上,一名专注于“穿针引线”的小伙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原来,小伙是一名医学生,期末考核将至,他正在练习缝合术。

      2024-06-18 08:46    来源:扬子晚报
    • 直播拆盲盒竟暗藏亿元赌局 警方揭秘盲盒赌局真相

        盲盒,作为当下的一种潮流玩具,精准地切入了年轻消费者的市场,但一些不法分子却看准了盲盒随机性强、成本低廉、有惊喜感等特点,精心设局,实施网络赌博违法犯罪行为。近日,甘肃兰州警方就破获了一系列以盲盒为载体的网络赌博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查实涉赌资金1.1亿余元。

      2024-06-18 08: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蜡染体验记:“洋弟子”的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黄钰涵 张子怡 杨丽)仔细描绘图案、用蜡液勾勒线条、以鲜艳的染料晕染布料……日前,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文化纽带:中马人文交流五十载”纪念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来西亚蜡染体验活动让来自马来西亚的“洋弟子”与中国同学共聚一堂,了解中马两国蜡染艺术异同,开启一场多元文化交融之旅。 沉浸蜡染世界 感受多元文化交融 “先用铅笔把图案描绘出来,最主要的环节是用蜡刀蘸取蜡液,描绘它的边框……”马来西亚留学生谢恺恩为同学们演示如何制作马来西亚蜡染,只见她一边讲解,一边娴熟地勾绘图案、染色,不一会儿鲜艳的花朵图案便于布料上“绽放”。

      2024-06-18 0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走进熔炼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铁锤的敲击声,高温、粉尘和噪音,这些都是甘肃省劳模张晓平的工作日常。而他在同事们的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2024-06-18 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8 08:43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泥感、水感、奶油感……年轻人为何热衷“捏捏”

        覆盖着一层白霜的蓝莓、顶着一团蓬松奶油的面包、撒着海苔碎的煎蛋……这不是美食合集,而是“捏捏”展示。捏捏,即硅胶慢回弹类玩具,一种在十几年前就曾出现的小玩具,如今从小卖部的角落摇身一变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门。

      2024-06-17 15:11    来源:扬子晚报
    • 被AI改变的教与学 AI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教育领域也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2024-06-17 15: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旅游行为不文明,游客被景区纳入黑名单

        6月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长期利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心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而在不久前,5月3日,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因在该中心神树坪基地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

      2024-06-17 15:10    来源:法治日报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七仔”未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中新网6月17日电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关于大熊猫“七仔”相关情况的澄清声明》。近期,网络上出现关于“陕西人民保护大熊猫‘七仔’,阻止其出国”的传闻,经核实,此信息为不实内容。

      2024-06-17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火车站“写错字”的兰州:超chill的“兰哈顿”

        随着旅游旺季来临,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兰州。作为老牌地标建筑之一,兰州火车站常常和俏皮的马踏飞燕,被游客压缩进一张老照片,标榜“到此一游”。

      2024-06-17 15:0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阅读提示 针对一些企业将性格测试作为招聘门槛的情况,有的求职者认为其存在不科学之处,甚至可能成为就业歧视的“新马甲”。对此,专业人士认为,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岗位应多角度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可能仅反映测试者短时状态,企业招聘时不宜将其作为决定因素。

      2024-06-17 08:42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