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菜大量上市,记者探访省城蔬菜批发市场及部分农贸市场,了解销售情况
冬天来了 白菜萝卜土豆大葱还有人囤吗
冬储菜大量上市,记者探访省城蔬菜批发市场及部分农贸市场,了解销售情况
冬天来了 白菜萝卜土豆大葱还有人囤吗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白菜、萝卜、大葱、土豆等冬储菜陆续大量上市,也逐渐进入销售旺季。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冬季堆在阳台或者窗台下的白菜、萝卜是餐桌上的必备蔬菜。大家的冬储菜都准备得怎么样了?餐桌上最常出现的冬储菜有哪些?
11月18日至20日,山西晚报记者探访了太原市蔬菜批发市场及部分农贸市场、超市,看看冬储菜的销售情况如何?
A 批发市场里 冬储菜销量平稳
11月19日下午,在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区。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拉着各种蔬菜的大货车并排停放着,三轮车、面包车穿梭在其中,一会儿在这家拉上两袋土豆,一会儿去那家拉上一捆芹菜……
“每天早上是最忙的,但过了7点就好点了,第二波生意要到上午11点左右,现在人相对少很多。”正将成包蔬菜摆放整齐的陈先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的菜铺里,萝卜、白菜、茄子、土豆、红薯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今年入冬以来,白菜、萝卜等冬储蔬菜的销量平稳,和往年同期相差不大,价格也差不多。“作为冬储菜,每年都不一样,可能去年土豆卖得多,但今年可能就是白菜了。”陈先生说,“但相对来说,土豆是一年四季都卖得好。”
“今年大葱贵,但是销量不错。”专卖大葱的李先生说,他的大葱,主要是从山东拉过来的,剥干净的2元一斤,没剥的1.6元一斤。“一天基本能走2万斤左右。饭店等需要大批量购买蔬菜的买家较多,普通市民相对较少。”正说着,一对夫妻来到李先生的摊位前,问了问价钱,就离开了。“和家门口市场上价格差不多,而且想买随时都能买,就买当天的菜就行。”前来采购的市民何先生说。
在另一个白菜摊位前,正在为顾客称重的摊主王女士告诉记者:“每年到了这个季节,白菜、萝卜基本上是所有蔬菜中最便宜的了,主要是上市量大。”就拿她身后的大卡车来说,一车能装33吨左右,但最多3天就卖完了。话虽如此,但她觉得,目前尚未到冬储菜囤菜的高峰期。“现在除了食堂、饭店一次性要货量较多外,普通市民一次顶多买上一包,个人购买上百斤白菜的情况极少出现。”王女士说,现在热衷于囤菜的市民少了,批发商往往也是一两天就走一车货,很少出现囤菜的现象。
山西晚报记者在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区转了近半个小时,只碰到一位顾客一下子买了10棵白菜,“我家人多,孩子们分一分就没了。”市民陈女士说,“我离得近,想吃随时都可以过来。”偶尔碰到有人用摩托车拉着一袋土豆,对方也说自己是开小饭馆的,并不是要囤菜。
“不光是这几天,感觉是今年整个市场都没有去年人多。”对于冬储菜的销售情况,菜铺老板张先生说。往年,几乎都是从立冬开始,市场上采购白菜、萝卜等冬储菜的省城市民数量会增加,但今年立冬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人还是不多。“一方面可能是天气暖和,大家觉得没到时间;另一方面,可能和疫情有关,大家都不会到人多的地方。”张先生分析道。
B 更多人愿意现吃现买
“土豆大袋买得少,10斤装的小袋还行。”太原市并州路上一个菜市场里专卖大葱和土豆的老板张先生说。他说的大袋,就是批发市场上运来的那种上百斤的编织袋,而小袋的土豆,是他自己用塑料袋分装好的。“不好放,买的人就少了,而且来这里的老人多,大袋的太重,他们拿不了。”相比之下,他家的大葱更受消费者欢迎,“一天能卖200斤到300斤。”
在并州路一家超市内,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超市在售的大白菜是0.48元一斤,土豆0.88元一斤,算得上“白菜价”了。“大白菜便宜了,4毛8一斤啦!”理货员一边吆喝,一边整理货架上的白菜。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冬季的白菜明显要比其他季节卖得快,而且也有人会一次性买上几棵做短期的存储。“大概半个月前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买了,但大批量购买的还是少,毕竟一下子买十几棵,吃不了就放得不好了。”她说。
正在超市内选购蔬菜的市民武先生告诉记者,冬天囤大白菜是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也是他从小就印刻在记忆中的生活方式,“习惯难改,但现在不会一次性买很多。”他说,主要是因为家里孩子反对,说市场上每天都有新鲜的白菜,没必要买那么多放家里;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居住的地方确实没有地方存放大量的蔬菜。
在太原市青年路上一个便民市场内,不少晨练完的市民都在选购蔬菜,市民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给自己母亲购买冬储菜的,一袋土豆、两棵白菜、两颗苤蓝、一小袋葱头,还有几根大葱都被他放在了自己的电动车上。“老妈年纪大了,出门买菜不方便,我就买了给送去。”他说。他觉得这算不上冬储菜,“土豆经常吃,可能一冬天一袋都不够,过段时间还要买。”而他家,则是现吃现买。
“以前是买菜不方便,所以大家都囤,现在不一样了,走两步就有超市,要不就是便民市场,很方便。而且,超市总有特价菜,也很便宜的,真没必要买上一堆菜放家里。”市民张女士说。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囤菜本来是冲着量大优惠去的,可是如果存储条件不好,菜都坏了或是蔫了,就得扔掉。“就像白菜,现在5毛钱一斤,一棵也就几块钱,就算过段时间菜价涨了,一棵白菜最多十几块钱,总比吃烂叶子强吧!”
“我们今年买了200斤土豆,180斤红薯。”采访中,王女士是记者唯一采访到的一个大量囤菜的消费者,但她的情况又稍有不同:她购买这两样食材,都不是在省城购买的。王女士是平遥人,10月底,她就购买了大量的土豆和红薯,在老家处理过后,就给儿子和女儿各带了几十斤。
C 说到冬储菜 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仪式感。”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依然会碰到囤冬储菜的市民。市民陈先生今年65岁,他说在印象中,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囤大白菜,有时几家人还会统一订购,用大点的四轮车运来,大白菜就摆放在自家院中的院墙边或者窗台下,用一个大棉被盖上。“那可真的是能吃一个冬天呀!”他说,“但现在不一样,家家户户都住在楼房里,买得多了没地方放不说,放得久了要么不好吃了,要么就坏了。”即使如此,每年冬天他都会多多少少买一些白菜、土豆、萝卜和红薯。
“今年我们只买了十几棵冬储大白菜,姑娘不让多买。”家住太原市青年路某小区的陈先生说,自己年轻时,到了冬天,家里肯定是土豆、胡萝卜、白菜、大葱各买一大袋,然后在院子里挖个坑,把这些土豆和萝卜放进去,白菜和大葱则靠墙放着……“现在也买,但量少得多了。”陈先生的女儿称,她理解父辈的囤菜习惯,自己也是从小看着家人这样买冬储菜的,现在刚好家里有地方,所以不介意每年都买一些菜放着。
D 你家餐桌上还有啥冬储菜?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居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土豆、萝卜、大白菜等冬储菜已经不再是冬天餐桌的主角,不过,大家为了换换口味,也会把更多的蔬菜放入“冬储菜”的菜单。
“我家买的苤蓝多。”市民任先生说,他喜欢吃腌好的苤蓝,所以前段时间买了十几个苤蓝,全部做了泡菜。“我不会弄,都是妈妈弄的。”
“我们家洋葱买得多。”市民张女士说,她的父母都有些高血压,听说多吃洋葱能降压,她就买了许多洋葱,“一旦吃完了,就要赶紧补货。”
“葱和蒜这两年囤得也多。”河西农副产品市场蔬菜交易区的程师傅说,这个季节,除了土豆、白菜、萝卜外,芥疙瘩、苤蓝等腌菜原料也是不少市民的选择。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