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霸凌 手机号还涉嫌诈骗被封停

警方:手机被强行使用,本人并没有主观故意,经过核实已将号码开通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 实习生 王含芳)“我现在也搞不懂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像是说我儿子的手机被什么人用了,然后还说手机号涉案了……”近日,一位市民向太原警方求助,称孩子遭到霸凌,手机号因涉诈还被封停。3月2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公安局获悉,经警方核实后,此事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处置。
  近日,一位16岁男孩的父亲来到太原市反诈骗中心群众接待室寻求帮助。其称,自己的儿子在台球厅玩耍时遭遇霸凌,手机被大一些的几个男孩子威胁着拿走一个多小时,随后,儿子名下所有手机号因涉嫌帮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公安机关封停。
  “警方不会无缘无故封停一个手机号码,既然封,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也是我们启动断卡行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在接到这位父亲的求助后,太原反诈骗中心综合大队大队长吉哲和中国移动驻太原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相关核实工作。经查询,求助人儿子的手机号码确实涉及一起诈骗案件,并且有受害人因此号码被诈骗的事实发生。警方表示,此类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出自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那么公安机关只会开通一个号码供其本人日常生活使用。但是此案例中,由于当事人遭遇威胁,手机被他人强行使用,其本人并没有主观故意,为此,警方表示在经过核实工作后,将立即对这名16岁男孩名下封停的所有号码进行开通。
  那么,警方口中所说的断卡行动是什么意思呢?
  断卡行动是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的行动。“断卡”即是斩断犯罪分子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自2020年10月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指挥各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四轮集中收网行动,向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断卡”断的哪些卡?手机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断卡”有哪些举措?重点打击以下“团伙”。开卡团伙:利用管理漏洞为大批量开卡提供便利的“内鬼”。带队团伙: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收卡团伙: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团伙。贩卡团伙:接收卡,并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目前,重点整治金融行业主要包括:各银行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讯行业,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也包括代理、线上渠道等。对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卡的,暂停5年内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不得开立新账户。

(责编: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