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直播”了?算侵权吗?

律师: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拍摄并赔礼道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吃饭的时候店家在直播、理发的时候理发师在直播,做整形的时候大夫都在直播……随着直播平台的爆火,用直播引流的商家越来越多。直播时有他人入镜算不算侵犯他人隐私?直播时该注意什么才不会侵权甚至违法呢?3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发型师直播遭顾客拒绝
  太原市民胡女士是一名80后,她有固定的发型师。几天前,她去理发时发现,发型师正在某平台直播,且要求她也出镜。胡女士看了一眼直播间,有不少人对胡女士的长相品头论足。胡女士有点儿生气,要求发型师停止直播。“我直播好多天了,很多人也是冲着剪发的前后对比来找我的。一会剪完吹一下就好了。你别理他们的评论。”发型师的话让胡女士感到更不舒服了。
  “你又不是给我免费剪发,我花钱消费,给你赚流量还得被别人说来说去,我不能接受。”经过沟通,事情以发型师将直播镜头转向别处告终。事后,发型师还抱怨胡女士太过“迂腐”。
  胡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太原市民郭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情。前两天,郭先生和几个朋友在一家烧烤店吃饭。其间,朋友喝多了,即兴跳起了舞。恰巧,烧烤店请的推广正在店里直播。对方的手机对着郭先生的朋友就要拍,被郭先生一行人拦了下来。“我朋友人很内向,万一视频上传后被别人看见了,多丢人。”郭先生说。
  “全民直播”时代,直播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也不仅仅是网红牟利的方式,而有了更多的商业考虑在内,形成了复杂的商业形态。山西晚报记者在各大视频APP看到,很多商家的直播画面随处可见。从视频内容来看,有的餐厅为了店面宣传,直播食客吃相,引发网友围观。甚至有的整形医院将求美者的整形视频公之于众。这些以公共场所为背景的直播,往往只有进行直播的单位或人员知情,而那些在直播镜头中出现的人却完全不知情。他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别人直播的“群众演员”,成了帮助一些商家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的“道具”。
  公共场合直播也可能侵权
  这种在公众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直播,是否存在侵权的嫌疑?北京盈科(太原)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勇杰律师表示,《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王律师认为,虽然隐私强调私密性,但并不意味着在公开场所进行的活动就一定不构成隐私,如果在特定公开场所进行的活动仅为部分人所知悉,一旦扩大公开范围即会给权利人的人格利益造成损害,此时自然人在公开场所进行的活动仍应被当做隐私予以保护。上述事例中,理发师不经顾客允许直播剪发过程的行为,以及商家直播醉酒顾客的视频都侵犯了顾客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顾客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拍摄并赔礼道歉。如对方拒不配合,顾客可以保留直播视频内容和消费记录,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根据具体侵权情况,侵权人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或被予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这些法律红线切不可触碰
  当下网络直播、短视频普及盛行,在丰富网友娱乐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滋生出一些网络乱象。有些平台用户为吸引人气和打赏,不惜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构成犯罪。可以说,直播中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同样不容小觑。王勇杰律师提醒,下面这些法律红线切不可触碰。
  在网上制作散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寻衅滋事的。根据其具体行为,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和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
  在网上发布淫秽信息、传播淫秽物品或者用其牟利的。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和被判处有期徒刑、罚金等。
  在网上发布一些违法犯罪信息的。比如说帮助诈骗团伙发布宣传广告引流吸粉的,根据其具体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
  在直播过程中售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可能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在直播过程中从事未经批准的期货交易代理业务,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而仍通过直播打赏等方式予以掩饰、隐瞒的,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实习生 王琪

(责编: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