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高层建筑空中“防火墙”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各类致灾因素随之增加,消防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坚持党政主导、深化行业联动、落实群防群治,多措并举加大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筑牢了我省高层建筑空中“防火墙”。

党政主导 提升责任能力

  “以前最高也就五六层,现在几十层高的楼也很常见了。”家住太原市迎泽区双塔西街的王女士看着眼前即将搬进去的32层住宅楼感慨道,这些年自己所在小区里就新建了好几栋这样的高层住宅楼。
  那么,多高才算是高层建筑呢?记者了解到,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也就是说,按照层高3米来计算,9层以上的住宅就是高层建筑了。
  “高层建筑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给火灾防控带来了不少严峻挑战。”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薄涛介绍,比如一些装修豪华的高层建筑使用的装修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比如有些高层建筑存在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等因素,有些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举高消防车的灭火范围,因此高层建筑火灾存在消防供水难、登高难、疏散难、扑救难等瓶颈问题,会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省消防救援队伍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指导、单位主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思路,持续部署开展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与各行业部门形成良好联动,助推行业部门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安全,形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齐抓共管、共除火患”的浓厚氛围。
  为提高城市大型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能力,省消防救援总队探索打造了专业化灭火救援冲锋队;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多次召开超高层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约谈培训会;《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施调查测试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后,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入辖区重点单位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施调查测试工作。
  如今,在全省消防队伍的不断努力下,我省各社会单位正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抓好隐患自查、强化自我管理、夯实防范基础,将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为发展动力,努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添砖加瓦。

示范引领 精细管理模式

  高层民用建筑数量多,使用类型也多,有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商住混合建筑等不同类型,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制定不同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成为综合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年初,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以高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建筑、高层医疗建筑、高层养老建筑、高层老旧商住混合体等典型场所为重点,从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单位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火灾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和灭火应急救援处置到位等关键环节入手,分类创建高层民用建筑示范单位。
  中海国际中心是太原市地标建筑,地上53层,地下4层,以230米的“身高”位列太原第二高楼。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发生火灾后疏散是一大难题。
  “我们设立的‘第一响应人’制度不仅能迅速报警,还会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之前动员组织、实施应急疏散和初期处置,能在前端预防和‘灭早灭小’中发挥相当作用。”中海国际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使用智能化巡查检查手段,开发“云瞳”远程视频火灾预警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岗位离人报警、通道扫描对比、红外温度报警三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了“消防+直升机”战略合作,按照“4+x”响应模式,打造“空地一体”消防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
  “消防安全不可忽视,作为公共医疗场所尤其重要。”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长风院区门诊大厅,等待妻子检验结果的张先生停留在大厅一侧的消防安全宣传展板前说道。
  正如张先生所说,险情发生后,如何在布满精密医疗器械的复杂楼体里,快速转移人员?如何将病患甚至新生婴儿、孕产妇等群体,第一时间带离危险区域?
  他们是这样做的:升级了“就医导航系统”,除了引导患者到达就诊科室,还可以清晰地查看全楼消火栓位置以及逃生路线;实施电缆井智能化监测,强化药品库房、检验科、用氧部位等重点部位火灾风险管控措施;建立三级疏散体系,强化ICU病区、手术室的危重患者“一人一预案”疏散,实现一分钟到达楼层避难间,三分钟到达室外安全区域等内容。
  深冬季节,风干物燥,火灾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大,高层建筑失火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很多是因为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造成的。
  “电动自行车上楼易引发火灾事故,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将电动车驶入电梯,谢谢。”在太原市万科紫郡小区的每部电梯内,一旦有电动车进入,电梯内就会发出声光报警,同时电梯门也无法关闭,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这是我们小区配备的电梯阻车预警系统。对于业主违规将电动自行车上楼的现象,小区物业会第一时间劝阻,针对3次以上劝阻无效的业主,小区物业会报请管辖消防救援部门进行处罚。”该小区物业的消防安全员介绍,除了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会发出预警,居民只带电动自行车电池回家充电,也会第一时间被检测到。

加强宣传 夯实基础建设

  2021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解决日益突出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问题,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消防救援总队开设专栏,采用海报、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对高层民用建筑所涉及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依据进行解答,重点围绕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规范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细化宣传教育和灭火疏散预案制订要求、明确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条款等主要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方便群众多渠道进行了解、学习,自觉养成消防安全意识。各地消防救援支队及各区、县大队也积极提请属地政府部署推动专项整治,通过打通安全通道、清理违章建筑、完善消防设施、规范用火用电、落实管理责任,集中力量排查整治高层建筑突出消防安全隐患。通过曝光隐患、“敲门入户”、组织志愿者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加公众知晓度。
  在宣传活动中,除了教大家如何预防,更多的是普及高层建筑火灾中如何让自己“全身而退”。消防救援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发生火灾请立即拨打119报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按下火灾报警按钮,尽可能警示其他住户。在火源确定且火势可控状态时切忌惊慌失措,应利用周围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协助扑救初起火灾。如火势处于明显失控状态可按照无烟迅速逃生、浓烟退守待援、找到消防避难层这“三个要诀”逃生自救。
  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省消防救援队伍表示,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为维护全省火灾形势安全稳定、为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消防力量。

本报记者闫书敏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