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 民警连打俩电话并上门
预判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 民警连打俩电话并上门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明明正在遭遇诈骗,接到警方打来的劝阻电话时却矢口否认。为避免当事人进一步操作受骗,反诈民警只得再次致电提醒并立即“登门拜访”……8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反诈中心获悉,警方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劝阻一起骗子冒充“疾控中心”实施诈骗案。
警方介绍,行程码、健康码如今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十分重要,于是骗子“逮缝就钻”,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基础上又恶劣一级,竟扮起“疾控中心”工作人员。8月2日下午,太原市反诈中心通过预警发现,家住太原市小店区的王女士有一通电话十分可疑,疑似与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电话通话时间较长,随即给王女士进行电话预警,当事人表示暂未发生财损。紧接着,反诈民警又发现当事人继续与对方通话长达一小时。为避免当事人进一步操作受骗,警方再次致电提醒王女士马上停止一切操作,不要理会对方,等待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进一步了解情况。
原来,王女士说当日下午接到“防疫中心”电话,随后又被转接至自称“上海普陀公安局”,对方一口咬定说她身份信息泄露,在疫情高风险地区有出入记录,如不及时处理则会被强制隔离。王女士信以为真,赶忙添加对方微信解释,而就在与对方视频的过程中接到反诈中心来电,成功阻断该视频通话。
民警到达现场后耐心劝导讲解,王女士认识到自己险些受骗。
据了解,近日太原市就曾发生过一起新型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套路与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大同小异,骗子冒充“太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在疫情高风险地区有出入记录,如不及时处理则会被当成密接者。
这种案件的诈骗手法为冒充公检法骗局的升级版本,骗子先是采取“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来迷惑受害人,后由“警察”出面协助破案,让受害人降低警戒心。在会议视频中亮出案件信息、拘捕令、“警服”“警号”等,甚至有的骗子还会宣传电信诈骗和个人信息保护,打消受害人的最后一丝疑虑。
在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听自称“疾控中心”流调电话时,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疾控部门不会向您索要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接到自称公检法部门电话时,保持冷静和警惕,公检法部门不会通过QQ、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在电话里要求事主提供个人财产、账户等信息,更不会通过网络发送“通缉令”“冻结令”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