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杨履世就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言
建议把院内制剂纳入医保
省政协委员杨履世就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言
建议把院内制剂纳入医保
中药院内制剂大多来自古方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的验方,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直接面对患者,药效显著,使用方便,费用低廉,体现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此外,在2020年12月我省印发的《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工程方案》中提到,要“扶持1000个质量可控、疗效可靠、使用安全、剂型独特的医疗机构院内制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我省中药院内制剂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医药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政协委员、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履世建议,将院内制剂纳入医保,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目前,我省中药院内制剂的发展受一系列客观因素如特色剂型少、医保统筹内品种单一、研发新品种投资大等影响,一些三甲医院原有的院内制剂处于停产停用状态,新的中药制剂发展相对缓慢,中药院内制剂的规模有所萎缩,现有医院制剂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我省一些中药院内制剂通过医院自己研发制造且已进行了备案,准许生产并在院内销售,但在近几年内仍有一部分院内制剂未纳入医保目录范围。经过认真调研,杨履世委员认为,将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是实现我省医疗机构制剂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有力途径。
杨履世认为,在面对常见病、高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医疗机构制剂临床针对性强,有着准字号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三高”、抑郁、焦虑等患病人群增多,积极推进中药院内制剂的发展,准入医保,在发挥出院内制剂的临床特色治疗优势外,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压力,解决了老百姓的日常所需。此外,现在拥有医保的市民越来越多,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增加了医疗保险用户的数量,对合理运用医保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利用院内制剂“简便验廉”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保资金的使用。对医保用户来说,能提高民众对医院品牌的信赖感;对医疗机构来说,也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本报记者邓伟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