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湖区四项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入手早 推进快 用情实 解难题
运城市盐湖区四项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入手早 推进快 用情实 解难题
走进运城市盐湖区信访接待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醒目的领导接访日程表,每月的几号由哪个领导接访,陪同部门是哪些,一目了然。
“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事项择日反映,确保群众随来随接、随接随办,特别是每逢区‘四大班子’一把手接访时,配套启动接访联动机制,即信访、公安、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一并陪访,保证了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能够当面解答。”工作人员介绍,“领导接访联动机制”不仅减少了案件转办环节,而且使信访人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能够当面对话、当面沟通,既加快了办理落实的速度,压缩了解决问题的时限,又增进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理解,赢得了谅解,促进了化解。
今年6月,长期在盐湖区的四川籍建筑劳务工杨泽贵因饮酒引发疾病,在雇主王某某家出租房内意外死亡。接到通知后,死者家属一行7人很快赶到运城处理此事,因双方分歧较大,多日反复协商未果。经过盐湖区信访局相关工作人员两天两夜的耐心调解,双方就死者家属的经济补偿、死者遗体存放,以及火化等相关善后事项处理达成一致意见。
“在化解信访问题,消除矛盾隐患上,要在‘早’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关口前移,前置介入,前端化解。这个信访案件就是因为快速启动相关机制实施全方位调处才得以化解矛盾。”运城市盐湖区信访局局长焦雷波说。
如何提前介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盐湖区是这样做的。坚持经常性地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家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全区21个乡镇(街道)和233个村(社区)中,全部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工作室,并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议事例会机制”,这样一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疑难复杂问题不出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为有效预防和解决这类矛盾,盐湖区摸索形成了六方会谈联动机制。“这个机制主要是由园区、乡镇(街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辖区派出所、被占地村(社区)委会六方负责人参加,就是在每个建设项目施工之前,协商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周边群众的利益关系。”焦雷波说,会谈中,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说明项目内容;由村(社区)委会提出可交由当地群众去做的劳务信息;由开发区和乡镇(街道)与项目施工方签署相关合同,并负责结算,以此实现了项目建设与群众利益共赢。
在当地广为皆知的运城国际机场扩建,运城高铁商务区陶上村整体搬迁,以及城中村原王庄的征地拆迁,运城高速公路西口、南口的征地绿化等重大工程项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保障工程建设持续平稳、顺利地进行,正是干部们有效运用六方会谈联动机制,并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上,倾心用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结果。
众所周知,清理化解信访积案是信访工作重中之重的艰巨任务。古某某就是一名老上访户,自1993年因“出嫁的女儿被女婿及其家人虐待致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以及“政府没有为女儿办理合法的离婚手续”等上访至2019年去世。随后,古某某之女接着上访。仅2019年至今年3月他们重复信访次数高达84次,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此前,区委、区政府虽已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其诉求不断变化,故一直未落实到位。”焦雷波表示,即使这样,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上,时间跨度再长,难度再大都要予以妥善解决,这是盐湖区委、区政府的共识。
今年4月,盐湖区信访局按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积极协调北相镇和盐湖区法院,以及民政局、财政局、司法局、公安分局等单位,逐项落实议定事项,推进化解。通过工作专班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信访人古某某之女及其母亲共同签署了息诉罢访保证书。至此,这起历经两代人、长达28年的信访积案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
近年来,运城市盐湖区始终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当作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责任,充分运用不断摸索形成的四项信访工作新机制,着力在“早”字上入手,在“快”字上推进,在“实”字上用情,在“难”字上发力,及时、妥善调处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盼愁的信访问题。仅今年以来,全区共摸排、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86起,化解信访案件185起,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有力推动了全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
闫书敏 张建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