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山西省委会建言——

创新公共服务 统筹养老托育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抚幼和养老是家庭责任的重中之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关键环节。通过老幼复合型模式统筹解决养老托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养老育幼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由于养老育幼服务需求多、人员缺口大,我省养老育幼的压力在逐渐增大。民进山西省委会建议,结合我省实际,通过试点设立老幼复合型机构,不断创新我省养老育幼公共服务。
  民进山西省委会建议,首先,我省要统筹养老育幼的制度改革,建立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供给模式和分层制度体系。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普惠性老幼复合型服务供给机制。支持家庭隔代照料。对于照料直系幼儿的老年人,采取经济补贴、在岗休假补贴、保险补贴、健康体检等支持家庭隔代照料。支持普惠式养老育幼机构发展,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供给。通过政府购买、以奖代补、用地租房优先等大力支持普惠式社区养老育幼机构建设,提高供给水平。支持养老育幼机构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养老育幼机构支持与医疗健康教育等智能化应用机构合作,运用智能软硬件设备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加大人、财、智等资源投入力度,加强养老托育师资队伍培训和专业人才培育,扩大志愿服务队伍。
  其次,设置老幼复合型机构,营造老幼同乐氛围。通过详细摸底调查,建立需求数据库,根据老幼人口密度及养护需求,合理配置大小不一、功能区别的复合型养老育幼机构。复合化功能设置,依托社区、现有养老院、幼儿园等,通过就近、嵌套等配置方式设立养老育幼园或活动中心,承担日间照护、延时服务、休闲活动、居住看护等功能。多元化人员配置,多元化充实服务人员队伍,鼓励正规餐饮企业、医护单位、助浴助洁企业进驻提供相应服务,鼓励大中专职校学生见习实习,鼓励包括健康低龄老人在内的志愿者参与服务,缓解养老托育护理人员不足难题。此外,要严格安全管理,建立注册制,实行人脸识别及实名登记,建立服务人员诚信档案,整园安装视频监控等。

本报记者邓伟强

(责编:刘洋、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