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阳曲县不断提升“全科网格”工作水平——

“全科网格”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大雨中挥汗如雨,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打扫生活垃圾,疏通下水管道,你以为她是环卫工人?不,她只是阳曲县首邑北路社区黄兴路网格的一名普通全科网格员刘新燕。6月9日上午,连绵大雨越下越急。刘新燕心系辖区防汛安危,抓起伞就往雨里冲,在水泉崖护坡发现巷子里的泥土和附近居民施工留下的沙子都被雨水冲到了排水沟里,出口处还堆积了很多垃圾,排水淤塞不通。她联系附近同事后,立即用手掏垃圾、抠淤泥,想尽一切办法疏通。经过一个小时的艰辛工作,终于消除了安全隐患。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太原市阳曲县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牵引,探索符合县域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精准到位、服务高效的“全科大网格”体系,使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广度和力度。

全要素整合,党组织“一呼百应”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践和发展“枫桥经验”的组织基础,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阳曲县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全科网格”模式,推进基层党组织主动跟进全科网格建设,注重党群联动、干群联动,鼓励党员担任网格志愿者,动员党员参与治理,实现群众大小事务和诉求在网格内解决,逐步实现“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合一。
  “全科网格”推行以来,阳曲县重点打造社区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搭建“网格员——网格长——社区支部书记”三级阶梯,统筹各项工作。社区按照实有200户-300户或700人左右为单位,科学划分107个网格,配备107个专职网格员,实现“一格一员”全覆盖,服务全县23459户64956名居民。按照“1+X”的模式,1名网格员配备X名网格辅助员,网格辅助员由老干部、老党员、楼栋长、街巷长等人担任。
  党建引领聚合力,科学划分建机制,多元参与优服务。阳曲县11个社区居委会均配备雨伞、应急包等常用物品,免费向群众提供服务。该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武晓俊说:“我们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广泛收集民生诉求,引导假期大学生、小区热心公益人士等社会志愿力量加入网格志愿者,参与网格化服务,贴近群众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网格员根据网格内特殊人群的需求,在社区食堂、社区共享书吧、养老服务中心等为群众、居民开展特色服务,营造“人在网格内、服务不止步”的良好氛围。现在,阳曲县各社区、街边的树枝剐蹭到了房屋瓦片,邻里之间因为扔垃圾产生了纠纷,年迈多病的老人不能外出办理银行卡激活……类似这样的小事,群众只要找到分管自己的网格长,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全团队协作,网格员“一展身手”

  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阳曲县结合县城地域范围小、外来人员少、本地居民多的特点,制定《全科网格员聘任办法》。由社区通过综治审查、邻里走访、面谈交流等方式,层层筛选,择优推荐辖区内熟悉小区情况的107名优秀共产党员、社区好人、好媳妇、好邻居和热心居民担任全科网格员。在网格员培养中,阳曲县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为主要课堂,联合纳入网格准入事项的部门和单位,组建全科网格培训讲师团,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网格员能力素质。通过一个网格员,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群居民,辐射全县群众。
  选好用好,更要管理好。阳曲县制定《全科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实行“心”级评定以及末位淘汰管理制度。全科网格员练就进得了门、认得出人、说得上话、发现得了问题、化解得了矛盾“五项本领”,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情在网格结。进一步完善督查及片区交叉检查机制,对履职不到位、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优胜劣汰”,推动全科网格工作落实到位。
  6月16日上午,该县城东路社区全科网格员路青在巡查中发现东盛佳苑小区王某某家厨房着火,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上报网格长和社区。事发时,王某某家中无人,路青千方百计联系到户主,并与同事一道协同消防、公安、应急、燃气等部门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最终一场可能发生的大火被及时扑灭。事后,路青积极配合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查,查找事故原因,并在小区微信群中发布停气停电通知,开展为期一周的安全隐患排查,堵塞漏洞,防微杜渐。“水火无情,网格有爱!”社区居民纷纷为网格员的秒级响应、高效处置点赞。

全平台联动,大小事“一网揽尽”

  “上面千条线,下有一张网”。“全科网格”疏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大事全面联动,小事一格办理,真正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处理,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为群众办实事,用服务换信息、用真心换真情,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和谐,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阳曲县在全科网格化工作中先行先试,创新“1331”工作方法,即通过一张网格、三支队伍、三项制度、一套机制,打造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充分运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将平安建设、信访、民政、环保、应急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11个部门工作,全部纳入一张网格。“小网格”撑起“大治理”,服务群众“零距离”。该县有效整合各类平台资源,着力构建统一的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体系,实行数据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全科网格员每日走街串巷、走访入户,摸排隐患、上报信息,建立一系列基础信息台账。统一印制网格员日志,全科网格员认真填写当天巡查走访的内容,并于每天下班前集中交流当日工作情况,实现经验共享、一同成长。
  县综治中心每日对网格员上报的信息进行巡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网格员上报各类事件6265条,有效事件上报3133条,有效处置率100%,处置率在全省全市4个月排名第一。反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等入户宣传率100%,承诺书签订100%,网格员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自网格员入户宣传以来,阳曲县电信诈骗案件呈下降趋势,2021年5月、6月相比前四个月下降了23%。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阳曲县不断推进党建强引领、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盲点、资源共分享,形成“静态管理到物、动态管理到人、跟踪处置到事”的多元参与、齐抓共管格局,确保矛盾隐患发现得了、相关信息采集得全、各类数据共享得通、居民问题解决得快、联动共治实现得好,有效保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共进共赢。

本报记者陈俊琦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