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带货要遵纪守法
网络直播带货要遵纪守法
案情:
“5、4、3、2、1上链接。”你是否也体验过在网络直播间购物的快乐?但你有没有想过直播间那些五花八门的商品有可能是假货?前不久,深受大众信任的某“顶流”女主播在直播间售卖的一款联名挂脖小型风扇就被质疑是山寨联名产品。
直播时该主播介绍,此款联名挂脖小型风扇是美国某知名潮牌首次与国内某品牌联名合作的商品,售价为一百多元。次日,某时尚博主公开质疑该款商品是山寨联名产品。随后,该主播意识到自己的团队选品失误后,迅速删除了直播回放,同时承诺所有购买者可“全额退款不退货”的补偿。据大数据显示,在该场直播中,这款联名小风扇售出了两万多件,销售额高达四百多万元。
分析:
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发展势头迅猛,平台和用户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刷单、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网红直播带货频频翻车等问题也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名人主播被质疑卖假货、山寨商品。直播售假现象之所以频繁出现,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直播团队对产品和供应链的控制力度不够强,但这并不能成为主播推卸责任的理由,售假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记者向吕梁中院法官了解到,网络直播带货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其实就是关于合同履行的责任问题。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直播间主播售卖仿冒产品的行为,等同于经营者实施的经营行为,应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直播带货中,经营者应当依照约定提供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否则除承担违约责任外,还有可能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到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时,也要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最后,法官在这里提示各位经营者,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每一位经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报记者闫书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