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司法温度

检察机关司法救助 让17岁少年重拾信心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辛戈)“曾经真的以为我人生就这样了,是你们让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下去。”近日,检察官收到一封来自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庭少年小川(化名)的感谢信。信中真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濒临破碎家庭重获新生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司法温度与检察担当。8月26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从翼城县检察院了解到这样一起司法救助案件。
  今年春天,17岁的小川正为高考冲刺时,单亲妈妈李女士的突然遇害,像一块巨石砸进了他的生活。目睹母亲遗体的瞬间,这个即将成年的少年被巨大的绝望淹没。原来,小川的父亲两年前病逝,外公患有脑梗长期卧床,外婆常年服药,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突逢变故,小川一度陷入绝望,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司法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案外情”的敏锐捕捉。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敏锐注意到小川家庭面临的特殊困境。他们没有等当事人求助,便立即主动上门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泥土墙上的奖状、药盒堆成的小山、少年躲闪的眼神,让检察官们心里沉甸甸的,“不能让孩子在人生关键处掉队。”
  在检察官的努力下,属于小川一家的5万元救助金很快到位。其中,3万元稳稳放进小川的教育账户,让他能安心坐在技校课堂学手艺;2万元送到两位老人手上,解了医药费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检察院还牵头搭建“1+N”帮扶网络,联合民政部门为家庭办理低保补助,协调卫健部门安排家庭医生定期上门诊治,并组织心理咨询师为小川提供心理疏导。通过多方联动,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焕发了生机。如今,小川已在技校安心学习技能,外公外婆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检察官们定期回访,持续关注这个家庭的恢复情况。
  “谢谢检察官哥哥姐姐,我觉得日子有盼头了,心里亮堂多啦!”小川在信中这样写道。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检察工作的肯定,更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展现了检察机关依法办案的同时,始终心系群众冷暖的为民情怀。

(责编: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