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密集“上新” “不亏本”理财重出江湖?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222_712f6e313ea3de30a5bb94bc9b0ea271.jpg


  过去一年,经历“破净”风波的理财市场备受诟病,如何“留客”成为各大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当务之急。近期,在公募基金推出多款混合估值法产品后,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部分产品宣传为“稳如泰山”“无惧市场波动”。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听起来相当“稳健”的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波动、迎合客户心理而推出的。那么,这些产品是不是确实如宣传的那样“保本”?
  
A 混合估值法理财推出
  2022年,股市、债市震荡强烈,理财产品“破净”成为常态,引发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理财投资者“踩踏式”赎回,这令很多投资者记忆犹新。而如今,低波动、稳健正在成为理财公司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被陆续推出。
  2月14日,农银理财推出了混合估值法计量的理财产品“农银匠心·灵珑2023年第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安居悦享)”,产品募集起止日为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3日,产品期限为1081天,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非标准化债权、股票等,业绩比较基准以投资信用债100%-120%、非标准化债权30%-50%、股票0-20%、组合杠杆率160%情景为例,业绩比较基准参考中债-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期限匹配的非标资产收益率、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结合市场情况和产品投资策略进行测算,为年化4.50%5.50%。
  在宣传海报中,农银理财表示,该产品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资产价格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会平滑到资产到期日前的每一天,提高了组合对市场因素的免疫程度,资产到期兑付收益确定性更高。丰富组合收益来源,利用市场波动获得资本利得,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采用更加丰富的投资策略,提高组合收益弹性。
  而就在此前的1月底,招商银行推出的一款“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招睿稳泰封闭4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该产品已于2月6日完成募集。山西晚报记者在招行App该产品的购买界面注意到,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3.50%-4.00%,100元起购,封闭期547天,共有6874人次购买。招银理财发布公告显示,该产品募集规模为6.66亿元。
  另外,1月19日,工银理财发行了其首只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工银理财·恒睿睿益固收增强封闭式理财产品”,产品期限511天,业绩比较基准为4.20%-4.70%,该风险等级为PR2。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该产品采用混合估值法,在策略上兼顾产品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六成以上固收资产以持有到期为目的,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通过封闭运作的模式,通过精选与产品期限匹配度高的债券,在组合层面实现久期免疫,提高收益的确定性。其余资产以交易为目的,采用市值法估值,通过调整久期或波段操作获得资本利得,捕捉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上涨的机会,增强产品的收益性。
  除此之外,平安理财、兴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亦在近期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相关的理财产品,以稳定产品净值、提高组合收益弹性。
  
B 两种估值方法相结合
  一般来说,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有两种,即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分析,假设某理财产品投资了一只1年期的债券,到期后获得利息收益365元,如果采用摊余成本法,将获得的收益平摊到每一天,不管这期间债券市场如何波动,只要未发生实质性信用风险,这笔投资每天都能赚到1元钱。与之相对的市值法,则是按照产品所投资产的市场价来估值,产品净值随着当天的市场行情上涨或下跌。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机构不断推进净值化转型,市值法估值产品逐渐成为主流,这也成为投资者此前对于产品净值波动感受明显的重要原因。而为了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重出江湖”,“估值稳定,无惧波动”成为一大卖点。早在去年12月22日,建信理财就发布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产品。
  顾名思义,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相结合的估值方法,可以说,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弥补了市值法和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的短板,一方面,产品更佳平稳,另一方面,底层配置更加丰富,收益来源更加多元。相比于市值法和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攻守兼备”则成为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的显著特点。整体来看,混合估值法是当前银行面对产品净值波动、赎回潮的一次主动性选择。
  以上述工银理财推出的“恒睿睿益固收增强封闭式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60%-80%固收资产以持有到期为目的,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20%40%的资产以交易为目的,采用市值法估值;同时,0%-10%为权益及衍生品类资产。
  对于理财公司力推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的考量,普益标准相关研究人士认为,在经历2022年的两次“破净”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多家理财公司都推出了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市场逐渐平稳,理财产品净值保持稳定,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能够在维稳的同时为投资者博取更高的收益,从而留住并吸引更多投资者。
  
C 并非真正“稳赚不赔”
  那么,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是否真的可以抵御市场风险,像宣传的那样“稳健”“保本”,且能兼顾“稳”净值与防“踏空”?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在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中,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风险其实是存在的,并不意味着保本保息,而且不少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投向非标资产,也有很多投向房地产行业,由于不少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不排除其中有发新债抵旧债的情况,这类产品风险可能会更高。另外,目前,监管对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要求较为严格,这就使得采用该方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受到较为严格限制。
  “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因条件受限,目前问世的几款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产品,期限为1-3年(含)。
  在中信建投相关分析人士看来,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是对低波动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可有效缓释短期资管新规对理财市场的冲击。但受摊余成本的法影响,其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会受到限制,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期限中长,符合部分资产长期持有的要求,但产品流动性较差,未来空间还依赖于其净值波动是否符合投资者预期,按产品规模上限测算,预计首批混合估值法的理财产品规模达865亿元。
  另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在市场上行时,相较于只能获取票息收益的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这种估值方式可博得更高收益,在市场下行时,理财公司也可将通过市值法估值的资产卖出并换成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获取固定的票息收益的债券资产。不过,这种看似完美的“攻守兼备”其实并非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若市场复苏,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产无法直接赎回,无法重新转化成为市值法估值的资产,意味着投资者可能错过市场恢复时收益上升的红利期。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根据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特征,此类产品比较适合那些对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但是又希望在行情上涨时不至于踏空的投资者,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