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加强理论宣传,凝聚奋进伟力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十个坚持’要牢记,宝贵经验不可抛。”琴弦铮铮,快板声声,这是今年年初陵川县曲艺宣传队为基层干部群众表演节目《十九届六中全会指航向》的场景。在晋城,这支新时代太行山红色文艺轻骑兵,用曲艺化、口语化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学校景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有味、听得振奋。(来源:10月14日,《山西日报》)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意义重大,既要立即宣传学习,原汁原味学深悟透理论知识,更要结合实际,在组建队伍上下功夫,在授课形式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要“立即学”与“长久学”兼容,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各级各部门对党的创新理论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020年5月、2022年1月三次莅临山西,作出重要指示,全省迅速掀起学习高潮。各级各部门持续部署推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联系工作学,做到长久学。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难于预见的困难与挑战,必须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好,做到“立即学”与“长久学”兼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要“高精尖”与“泥土气”兼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是为了让人民理解和记忆,并运用到实践中。山西省总工会创新性地打造“双百”宣讲载体,依托建立的200个工会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示范站和200支宣讲示范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将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走进企业、走进车间,进了班组、入了头脑。我们要用好十年来的理论宣讲工作经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从道理、学理、哲理上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要组织理论水平高、能结合最新理论成果的专家讲,让宣讲冒热气、有深度;同时,要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将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带有“泥土气”的专家进行宣讲,让理论宣传深入浅出、言之有物,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听懂。

要做到“老传统”与“潮流范”兼容,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理论、感悟新知。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深入研究人们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要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方式,开展好进场馆、进机场、进校区、进乡村等宣传讲座,力求做到“老传统”的宣讲全覆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宣讲”新模式,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钉钉云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潮流范”起来,融入各种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理论指引前行,人民创造历史。历史和现实也一再证明,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挥洒华夏大地、播种人民心间,才能让全国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斗、一往无前。做到“立即学”与“长久学”兼容、“高精尖”与“泥土气”兼容、“老传统”与“潮流范”兼容,通过一支支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队伍,一场场声情并茂、直抵内心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播撒到三晋大地的每个村落、每个人的心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三晋大地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杨莹 徐阳)

(责编:candy、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