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7月10日,山西省委财经委(省转型综改委)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规律趋势,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成果。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活力,更加注重质量管理、标准引领和品牌建设,加强科研和产业领域开放合作,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今年1-5月份,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应该清醒认识到,我省制造业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按照会议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智能”制造业成为新的“风口”。截至2023年11月,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93307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约26.7个,进入全国前十位,为我省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不断深化融合,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对我们各地来讲,煤炭、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是当地重要“家底”,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一概舍弃,关键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因地制宜,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规律趋势,结合我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实际,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要科技赋能、串珠成链,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构建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23年山西省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梯度培育特色专业镇,首批省级10大重点产业链、10大重点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71个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7%。今后,我们要继续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上游原料保障,中游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卡脖子”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分工明确、协同紧密、动力强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要深化改革、提升效率,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实施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行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构建高效有序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融会贯通的工作矩阵。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引导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活力,更加注重质量管理、标准引领和品牌建设,加强科研和产业领域开放合作,实现优势基础产品高端化升级,战略急需基础产品产业化突破,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国民经济的“脊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步履坚实,方能行稳致远;咬紧目标,方能再创佳绩。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制造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快车道”,让我们贯彻落实好省委财经委(省转型综改委)第九次会议要求,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铿锵前行,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提供有力支撑。(陈祎 赵海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